小儿肺的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造成肺的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故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气肿或肺不张等。
【助理】25.小儿下呼吸道的解剖特点是(2006)
A.气管腔较宽
B.粘膜血管少
C.纤毛运动好
D.左侧支气管较直
E.肺弹力纤维发育差
(三)胸廓 婴幼儿胸廓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不发达,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小,肺不能充分地扩张、通气和换气,易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小儿纵隔相对较大,占胸腔的体积较大;纵隔周围组织松软、富于弹力,故在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
(一)呼吸频率与节律 小儿因代谢旺盛,需氧量高,但因解剖特点,呼吸量受到一定限制,只有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婴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儿、新生儿最为明显。
(二)呼吸型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时肺向膈肌方向移动,呈腹膈式呼吸。随年龄增长,呼吸肌逐渐发育,开始行走时,膈肌和腹腔脏器下降,肋骨由水平位逐渐倾斜,遂出现胸腹式呼吸。
(三)呼吸功能的特点
1.肺活量 肺活量系指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小儿为50~70ml/kg。在安静时,年长儿仅用肺活量的12.5%来呼吸,而婴儿则需用30%左右,说明婴幼儿的呼吸潜在力较差。
2.潮气量 潮气量系指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
3.每分钟通气量 每分钟通气量指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正常婴幼儿由于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通气量如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成人相近似。
4.气体弥散量 二氧化碳的排出主要靠弥散作用,C02弥散速率比02大,故比O2易于弥散。小儿肺脏小,肺泡毛细血管总面积与总容量均比成人小,故气体弥散量也小。但以单位肺容积计算则与成人近似。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解析(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