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第2期2012年2月
UniversityEducation
Vol.1No.2University
Feb.Education2012
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内涵及研究型课程探析
王
超
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
[摘
要]在了解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后,可看出高师生物学研究型课程的本质。高师生物学研究型课程应该坚持研
究型课程实施过程的生成性、开放性、过程性探究、过程的完整性以及全员参与性。此外,高师生物学研究型课程的创生价值取向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表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内涵[中图分类号]G652
研究型课程本质
创生价值取向
高师生物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37-03
我国教育部在关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学术
水平的文件中着重指出:“高校教育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使大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以及“大力推进研究性学习,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而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健全的师资队伍以及心
学业素养已全面成熟的大学生又为研究性学习理认知、
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可见,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关于高师生物学研究型学习的内涵学术界对研究性学习持三元论的认识:一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二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三是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2][3]那么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是什么?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师生物学
做明确的界定。研究性学习”
(一)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研究性学习的功能上看,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是将知识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平台,亦可认为研究性学习具备将生物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转化功能。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可使学生从学习中提炼研究课题,从课题研究入手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学到和积累到
深刻的。的知识才是生动的、
(二)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具备课程的内涵
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具备课程的内涵。但是,单纯地将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理解为一种课程形态势必会对学生灵活自主学习、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的学习权利加以限制,无法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长期系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容易将学生导入课程结束即研究性
若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结束的误区。另外,
一种课程形态进入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部门或教师很有可能会因课程目标设置和课程呈现手段对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加以干涉,甚至将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
(三)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体现学习主体性原则
从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性认识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课题。倘若将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认为是一种教学策略,加之受现阶段高师院校教师传统的教学思维影响,学生有可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失去主体性地位,这与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价值不符合。
上述论述表明,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不能单纯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课程形态或是教学策略。可以认为,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变革现阶段高师生物学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的,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持续
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的综合实践性课程贯穿在高师性、
院校生物类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之中,从努力革新高师院校生物专业教师教学策略入手,所构建的一整套适合高师生物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新模式。
二、高师生物学研究型课程属性探析(一)高师生物学研究型课程在本质上属于生成性的经验性课程
钟启泉等认为新课程范式下的生成性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4]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型课程亦是由
宋文广在论述了国教师和学生联合创设的研究型课程。
内学者朱文芳、安桂清、袁维新等关于研究型课程的十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型课程是一种以特定的课题、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实践活动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5]”由此,可以这样理解:高师生物学研目标取向的课程。
究型课程是一种以生物学类的课题、项目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实践,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高师生物学研究型课识、
程应该是以生物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矛盾或由此衍生出来的课题和项目为研究对象,让其通过
[收稿时间]2012-02-24
[作者简介]王超(1984-),男,陕西咸阳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37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高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内涵及研究型课程探析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