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2-1779(2010)02-0028-04
对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思考
□刘晖1
摘
薛俊2
要:阐述了国内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情况及形成的五大阵营,分析了钢铁企业重组的必要性及
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钢铁企业在并购重组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管理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
A
纵观世界产业巨头的发展历程,并购重组是其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跨地区并购重组也是世界级大钢铁集团做强、做大的重要手段,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浪潮,分别确立了美国、日本、欧洲的钢铁强势地位,成就了美国钢铁集团、新日铁、安赛乐、米塔尔等世界级的大钢铁企业集团。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向跨国延伸,从而形成了少数几个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优化、生产规模巨大、产品竞争力强大的钢铁巨头。2004年,米塔尔钢铁公司钢产量5800万t,名列世界第一位;安赛乐集团钢产量达到4690万t,名列世界第二位;日本新日铁、JFE钢铁公司和韩国浦项钢铁的钢产量都超过3100万t。新日铁等4家企业集团钢产量占日本粗钢产量的73%;浦项集团等2家企业钢产量占韩国的82%;美钢联等4家企业集团钢产量占美国的61%。而同期我国产钢500万t以上的钢铁企业有15家,全部钢产量仅占全国的44%,与国际同行相比,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国际竞争力弱。可见,并购重组是做强做大我国钢铁企业和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必由之路。
前正与广西柳钢联合组建新公司——广西防城港新建千万吨级钢厂,以此实现国内跨区域重组,总产量将达每年2000万t。
(4)西部板块。攀枝花目前年产量在500万t左右。(5)华东板块。对“宝马联盟”,业内一致认为,即使存在变数,二者合作的最终导向仍可能是走向联合,并成为华东地区钢铁业整合的一个突破。两大强手年度总产量将达3400万t。
二、钢铁企业重组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并购重组,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有进有退”的原则实现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其本质是一种将把握机遇和提高效率结合起来的战略思维。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融合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要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在家门口也要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然而,在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国企业在技术和规模上的劣势暴露无遗。由于技术落后、规模偏小,许多在国内有影响的大企业在与国外超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无法发挥一个大企业在市场控制、技术创新、营销网络、企业信誉方面的各种综合竞争优势。
2.并购重组可加快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有内涵式和外涵式两种方式。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企业新建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倡导自主创新来实现。内涵式发展受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影响,制约新建项目速度的因素较多,如受地理条件、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的限制,环保压力大,建设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密度大等。外涵式发展,也称扩张型发展,并购重组是其重要形式。主要通过公司合并、收购公司、收购股份、合资或合营等途径,能够以较少投入,在短时间内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迅速提高竞争实力。内涵式发展和外涵式发展
一、国内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情况及形成的
五大阵营
2004—2009年,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表1是笔者在公开信息中收集到的一组中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信息。
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形成了五大阵营:(1)东北板块。鞍本集团已经正式挂牌,拉开了东北地区重组的帷幕。总产能将达到每年2000万t。(2)华北板块。首钢搬迁,唐钢、邯钢一系列重组以及河北钢铁集团的成立,表明环渤海钢铁业重组的起步。(3)中部板块。武钢将鄂钢、昆钢揽入怀中后,目-28-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外语学习对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思考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