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锆石测年基本原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3 本文由转身即是天涯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基本原理

1、锆石的物理性质

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化学分子式为Zr[SiO4],除主要含锆外,还常含铪、稀土元素、铌、钽、钍等。由于锆石常含有Th、U,故测定锆石中的Th/U的含量的由它们脱变而成的几种铅同位素间的比值以及它们与U的比值,可测定锆石及其母岩的绝对年龄。由于Pb同位素很难进入锆石晶格,锆石结晶时的U与Pb发生强烈分馏,因此锆石是良好的U-Pb同位素定年。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锆石环带状增生的形象十分普遍,结合微区定年法就可以反映与锆石生长历史相对应的地质演化过程。锆石同时还是很可靠的“压力仓”,能够保存来自其母岩或早期变质作用的包裹物。

锆石晶体呈四方双锥状、柱状、板状。锆石颜色多变,与其成分多变有关;玻璃至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不平坦或贝壳状。硬度7.5-8。相对密度4.4-4.8,性脆。当锆石含有较高量的Th、U等放射性元素时,据放射性,常引起非晶质化,与普通锆石相比,透明度下降;光泽较暗淡;相对密度和相对硬度降低;折射率下降且呈均质体状态。锆石按成因分为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宝石学中依据锆石中放射性元素影响折光率、硬度、密度的程度将它分为“高型”、“中间型”、“低型”三种。锆石属四方晶系。晶体形态呈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组成的短柱状晶形,集合体呈粒状。 强的晶格能和对Pb的良好保存性,丰富的、可精确分析的U含量和低的、可忽略的普通Pb含量是其特点。锆石U-Pb体系是目前已知矿物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最高的,锆石中Pb的扩散封闭温度高达900℃,是确定各种高级变质作用峰期年龄和岩浆岩结晶年龄的理想对象。另外,锆石中含有较高的Hf含量,大多数锆石中含有0.5-2%的Hf,而Lu的含量较低,由176Lu衰变成的176Hf极少。因此,锆石的176Hf/176Lu可以代表锆石形成时的176Hf/177Hf初始比值,从而为讨论其成因提供重要信息。

2、锆石U-Pb定年原理

自然界U具有3个放射同位素,其质量和丰度分别是:238U(99.275%),235U(0.720%),234234238U(0.005%)。U是238U衰变的中间产物。U和235U通过一系列中间子体产物的衰变,最后转变成稳定同位素206Pb和207Pb。Th只有一个同位素232Th,属放射性同位素。自然界存在的其他U、Th同位素都是短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数量极微。238U、235U、232Th衰变反应如下:

238 →206Pb+8α+6β +EU

→207Pb+7α+4β +EU

→208Pb+6α+4β +ETh 235232

206Pb和207Pb的衰变常数分别为λ238 =1.55125*10-10a-1, λ235=9.8485*10-10a-1。 Pb有四种同位素:204Pb、206Pb、207Pb、208Pb ,都是稳定同位素,其中仅204Pb是非放射成因铅,其余3个同位素既有放射成因组分,又有非放射成因组分,它们分别是238U、235U、232Th竟一系列衰变后的最终产物。U-Pb年龄测定基于238U和235U放射同位素的衰变过程,其年龄可以用下面公式计算:

t=1206

λ238

1ln[(Pb*U238+1] (1) 207

t=λ235ln[(Pb*U235+1] (2)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锆石测年基本原理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锆石测年基本原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104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