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账户分析
加额大于借方减少额,从结构上考察,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信贷增加额的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子项目—贸易信贷下的长期项目2003年余额为零,2008年余额为28.62亿美圆以及长期贷款也由2003年的53.56亿美圆逆差到2008年的48.15亿美圆的盈余,其他负债中的长期项目也由2003年的亏损到2008年的盈余,且增幅很大,这些都说明我国在贷款方面的能力较强,那么可以有更多的资本忖量用于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储备资产变动额分析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原则,从理论上讲,国际收支核算中的这些主要差额项目有以下关系:
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变动额=0
从而得到:储备资产变动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当储备资产为正值时,表明储备资产减少;为负值时,储备资产增加。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储备资产的变化。但是在时间中由于资料不完整、记录时间、估价标准以及汇率折算的不一致,上述恒等式往往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难以保持,因此还必须考虑误差和遗漏项目,从而上述关系式变为:
储备资产变动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净误差和遗漏) -------------《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1页
对比2003—2008年数据我们发现2008年我们储备资产为2083.64亿美圆,较2003年净增加89.3409亿美圆,增幅76.3%,其中货币黄金没有变,IMF分配给我国的特别提款权和我国在的储备头寸均有所增长,其中储备头寸变化较大,由2003年的-0.89亿美圆到2008年的4.79亿美圆,增幅6.38倍,但是绝大部分都体现在了外汇储备的增长上,2003我国外汇储备为1168.441亿美圆,2008年上升为2086.81亿美圆,净增加898.399亿美圆,增幅76.9%,另外在储备资产帐户中2003年贷方余额为零,2008年贷方余额为4.78亿美圆,其增加额主要由储备头寸引起,也就是,国内居民拥有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存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净误差和遗漏的大幅下降。由于我国先后建立了金融机构、直接投资统计、证券投资统计、汇兑业务统计等申报制度,改进了国际收支核算的基础工作,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上的净误差和遗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李小平观点。
总结:
一个有趣的事是,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顺差”,还能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这在其他国家确实是个不曾出现的,揪其原因可能是我国资本和货币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资本的国际见流动受到限制,私人购买外国金融资产受到限制,但是随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上市,以及我国对WTO的承诺,资本市场将更加活跃。
从以上的总体分析和差额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大量顺差,由于资本账户记录的交易非常有限,数量也很少,因而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又主要来源于金融账户顺差。而金融账户内部变化最为明显的又是其它投资项目。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一点,和2003年相比较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其它投资项目,储备资产以及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来源也在于其它投资项目的增长。金融项目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账户分析(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