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平行杠或四脚助行器内进行健腿支撑三点式步行、转体训练以适应以后的辅助步行。患腿不负重,作小范围触地式摆动。
(7)逐渐从平行杠内过渡到扶双拐行走,以健腿支撑三点式步态行走为主,患肢不负重,作小范围的触地式摆动。
2.3 术后第3周:康复的重点是继续巩固以往的训练效果,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患腿逐渐恢复负重能力,加强步态训练。
(1)在仰卧位下做双下肢空踩自行车活动20~30次,患髋屈曲度数在90°以内(侧入路切口)。每10次为1组,中间休息1分钟。这样既改善了下肢诸关节的活动范围,也训练了股四头肌的肌力。
(2)做四点支撑半桥运动,即在双肘及双下肢屈曲位支撑下抬臀并在空中保持10秒钟,重复进行10~20次,动作要求缓慢进行。
(3)加强步行训练,开始在平行杠内进行,将步行周期中的摆动期和静止期分解,进行前后交替迈步训练。待患腿的前后摆动符合步行要求,且患腿在部分负重状态下无不适感,可让患者完成一个步行周期,并逐渐增加步数和距离。如果发现患者行走速度减慢,步态异常,表示患者疲劳,应休息。一旦患者在平行杠内的步行(单髋置换为三点式,双髋置换为四点式)平稳顺利,应过渡到持拐杖步行,训练的方式与平行杠内一样。有条件可进行水疗,以减轻患髋的负重,训练正常步态。
(4)四头肌渐进抗阻训练,提高患侧下肢的肌力。
(5)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可借助一些辅助设备完成日常的穿裤、穿鞋袜、洗澡、移动、取物等活动,常用的辅助设备有助行器、拐杖(棍)、套袜器、穿鞋(裤)辅助具、持物器、洗澡用长柄海绵等,以此减少患者患髋的弯曲度数,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6)进行适当的环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坐厕的高度,坐椅两边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让患者尽量睡硬板床,穿松紧鞋和宽松裤,方便患者完成动作。
2.4 术后4周~3个月[9]:康复的重点是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第3周的治疗效果,逐渐改善患髋的活动范围,增加患髋的负重能力,使人工置换的髋关节功能逐渐接近正常水平,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1)进一步提高步行能力,从扶拐杖步行逐渐到扶手杖步行。但要求具备下面两个条件:①患者能在手杖的帮助下,有足够的支撑力完成步行中静止期患肢的负重;②患侧股四头肌能完成渐进抗阻的阻力至少8kg以上。注意3个月内持拐步行、过障碍时患腿仅为触地式部分负重。上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