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小球对盒子的右侧面和下侧面有作用力,分别为4 mg 和mg
【考点突破】
例题1. 解析:(1)速度是矢量,要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A 物体必须运动到圆周的最高点,此时两者速度方向都向右。
(2)A 、B 两物体运动时间相等,所以:
t B =t A =ωπ24141??
? ??+=??? ??
+n T n A 、B 两物体速度大小,所以:v B =v A =ωr
又: v B =at B = B t M
F 解得:()π
ω1422+=n r M F (n=0,1,2,……) (3)x B =()4
14212r n t M F B ?+=??π,(n=0,1,2,……) 所以,B物体的最小位移是4r
?π。
教师提醒:处理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要把握以下几点:(1)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各个点之间的关系,比如哪些点线速度大小相等、哪些点角速度大小相等,(3)周期性和重复性。
迁移应用1. 答案: (n=0,1,2,……)
“赢在高考”丛书 物理二轮复习 - 14 - 例题2. 解析:(1)设圆盘的角速度为ω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
μmg=mrω
2样 ∴ω=2rad/s
(2)抛出时的动能:22
1mv E k == 12 μmgr=0.1J 平抛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滑块到达地面时的机械能E =22
1mv E k =
=0.1J (3)滑块离开圆盘后做平抛运动,设水平位移为x , x=vt
h = 12 gt 2
∴ x = 22
m 由空间几何关系,得 OC=x 2
+r 2+h 2 =7 m
教师提醒: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的处理关键是:(1)分析运动平面,找到圆心、半径,(2)正确的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的来源(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迁移应用2. 解析:(1)设小环沿棒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a mg =θcos ①
由运动学公式得
22
1at x = ② 由①②式得小环运动的时间θ
cos 2g x t = ③ (2)设小环离对称轴的距离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cot ωθmr mg = ④
n πω2= ⑤
由④⑤式得224cot n
g r πθ=
⑥ 例题3.解析:(1)mgl=21mv 2 T 1-mg=m l v 2
T 2-mg=m 2
/2l v
∴T 1=3mg T 2=5mg
(2)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有速度v 1 ,此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则mg(2
L -r)= 21mv 12 ① 且mg=m r
v 21 ②
“赢在高考”丛书 物理二轮复习
- 15 - 由几何关系:X 2=(L-r)2-(2
L )2 ③ 由以上三式可得:r = L /3 ④
x =6
7L ⑤ (3)小球做圆周运动到达最低点时,速度设为v 2 则 T-mg=m r
v 22 ⑥ 以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过B 点,在水平方向有x=v 2t ⑦
在竖直方向有:L/2-r=
2
1gt 2 ⑧ 由④⑤⑥⑦⑧式可得T =411mg 教师提醒: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要注意对圆周最高点的分析,而最高点的临界速度往往是该类问题的解题突破口。
迁移应用3. 解析:(1)设B 球经过最高点时速度为v
B 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 m 2g =m 2R
v 2
根据机械能守恒 R g m v m v m 22
121222202+= 得 gR v 420=
(2)因为A 球对管的压力向下,所以B 球对管的压力向上。
设A 球受管的支持力为F A ,A 球受管的压力为F B ,依题意 F A =F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R v m g m F A 2011=- ;R
v m g m F B 2
22=+ 又 R g m v m v m 22121222202+=
联立各式得 0)5()(212021=++-g m m R
v m m (3)A 球受管的支持力为F A ,方向竖直向上;设B 球受管的弹力为F B ,取竖直向上为F B 的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R v m mg F A 20=- ; R
v m F mg B 2
=- 又 R mg mv mv 22
121220+= 两球受圆管的合力F 合=F A +B B ,方向竖直向上。 联立以上各式得F 合=6mg ,方向竖直向上。
“赢在高考”丛书 物理二轮复习 - 16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B 两小球对轨道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6mg ,方向竖直向下。 例题4. 解析: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 1、r 2,角速度分别为w 1,w 2。根据题意有:
w 1=w 2 ①
r 1+r 2=r ②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G 1211221r w m r m m = ③ G 1221221r w m r
m m = ④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121m m r m r +=
⑤ 根据解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 T w w π221== ⑥
联立③⑤⑥式解得: 322
214r G T m m π=+
教师提醒:天体的运动在高中阶段一般都简化为匀速圆周运动,解题方法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若方程不够,往往再辅之以黄金替换式(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约等于地球对其引力)。
迁移应用4. 解析:(1)s = rθ, h= r -R , 得 h =S /θ-R
(2)v=s/t , GMm/r 2 = m v 2 / r , 得M = S 3 / θG t 2
(3)GMm/R 2 = m v 12 / R , 得v 1= ( S 3 /θt 2 R )1/2
例题5.解析:(1)αcos 0L t v = , αsin 2
12L gt = t
v g αtan 20/= (2)αtan 20/v t g v y ==
)tan 41(2
1)(21220220α+=+=mv v v m E y k (3)R v m mg 2/= (2分) t
R v R g v αtan 20/== 教师提醒:万有引力与其他运动怎么建立联系?用重力加速度联系。因此,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求解是此类问题的解题关键。
“赢在高考”丛书 物理二轮复习
- 17 -
例题6. 解析:卫星从发射到脱离地球引力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卫星以v 0的速度从地面附近发射时能脱离地球的引力,则其在地面时的能量为:
E 0=)(210
20r GMm mv -+ 由题意知 E 0 ≥0
即 )(210
20r GMm mv -+≥0 又因为在地球表面时,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020
mg r Mm G = 解得第二宇宙速度v 0满足:v 0≥002r g .
教师提醒:此类问题往往与卫星的变轨问题相结合,在变轨过程中,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仍然能派上用场。
迁移应用6. 解析:(1)质量为m′的物体在火星表面 g m R
m GM '='2 设轨道舱的质量为m 0,速度大小为v ,则r v m r
GMm 2
020= 返回舱和人应具有的动能22
1mv E K =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r
mgR E K 22
= (2)对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由动能定理知:W =E K -E
联立④⑤解得火星引力对返回舱做功 E r
mgR W -=22
故克服引力做功为 W 克=-W =E -r
mgR 22
“赢在高考”丛书 物理二轮复习 - 18 -
【仿真训练】
1. A
2. A
3. D
4. D
5. C
6. BC
7. AC
8. BC
9. BCD
三、计算题:
10. 解析:(1)设人的质量为m ,在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mg 星=
2R
GMm 解得 g 星=2R GM (2)设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功能关系得mg 星h =
202
1mv 解得 h =GM v R 2202 11. 解析: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2mgR +12
m v 2 ① 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mg 、轨道的压力N 。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mg +N =m 2
v R
② 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N ≥0 ③
由②③式得:v
④
由①④式得:h ≥2.5R ⑤
按题的需求,N =5mg ,由②式得:v
⑥
由①⑥式得:h ≤5R
h 的取值范围是:2.5R ≤h ≤5R
12. 解析:(1)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
)h R (T 2m )h R (Mm G 2
B 2+???? ??π=+ ① mg R
Mm G 2= ② 联立①②得 23
B gR
)h R (2T +π= ③ (2)由题意得 π=ω-ω2t 0B ④
由③得 32
B )
h R (gR +=ω
“赢在高考”丛书 物理二轮复习 - 19 - 代入④得032)h R (gR 2t ω-+π
=
13. 解析:(1)对小球从A →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02
1mv mgR mgh += 代入数值解出 v 0=2m/s
(2)小球向上穿出圆筒所用时间为t
T k t 2
121-= (k =1,2,3……) 小球从离开圆筒到第二次进入圆筒所用时间为2t 2。
2t 2=nT (n =1,2,3……)
对小球由C 竖直上抛的上升阶段,由速度公式得:
)(0210t t g v +-=
联立解得 s n k T 1
24.0-+= 当n =k =1时, s T 2.0max =
(3)对小球在圆筒内上升的阶段,由位移公式得:
21102
12gt t v R -
=' 代入数值解得 m R 075.0='
专题五 功和能
【基础整合】
要点回顾:
1.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动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基础自测 :
1.A 2. ACD 3.AC
4.解析:(1)从A 到B 的过程中,人与雪橇损失的机械能为:222
121B A mv mv mgh E -+
=? 代入数据解得△E=9.1×103J
(2)人与雪橇在BC 段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t v v a C B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 F f =
解得 2
104.1?=f F N
“赢在高考”丛书 物理二轮复习
- 20 - (3)由动能定得得 22
10B f mv x F -=- 代入数据解得 x=36m
【考点突破】
例题1. 解析:由于弹簧的弹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成正比.即F=kx .本题中x 就是人手向右移动的距离L ,因此我们可以建立F —x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如果我们将L 无限细分成很多相等的小段△x,当△x 趋近于零
时,则在这一段上的变力F 就可以看做恒力。△x 与图线所构成的
图形为矩形,因此在这段位移△x 上弹力所做的功kx·△x 就等于
这个矩形的面积。
由于功是标量,所以弹力在L 的位移内所做的总功就等于各个
小段△x 上的功(即矩形面积)的总和。
故人手克服弹力所做的功为22
121kL kL L W =??=。 教师提醒:此题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问题,用到极限思想,极限思想在中学课本中多次涉及。江苏省近几年高考都涉及用微元法解决问题。
迁移应用1.(1)由于水池面积很大,故木块压入水中后,池水的高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如图所示,1,2分别表示木块刚好没入水中时和到达池底的位置,木块从1移到2,相当于同体积的水从2移到1,所以池水势能的改变量等于这部分水在位置1和位置2的势能之差. 故池水势能的改变量
ΔE =2mg (H -2a )-2mg ·2
a =2mg (H -a ) (2)如图所示,画斜线部分水的质量为m ,平铺于水面后,其重力势能改变量为 ΔE 水=mgH -mg (H -
43a )= 43mga 木块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为
ΔE 木=mg (H -2a )-mgH =-2
1mga 根据功能关系,力F 所做的功W =ΔE 水+ΔE 木
=41mga
例题2. 解析: 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为
F ′=0.1mg =0.1×5×103×10 N=5×103 N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赢在高考(物理)全书答案(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