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之学也,岂可一日而息乎?(欧阳修)
2、一日不书,百事荒老。(《魏书》)
3、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对联) 4、勤奋是幸福之母。(富兰克林) 5、好学不肯倦者,必成天才。(林肯) 【材料选用指导】
论证“勤耕不辍”这一论题,要扣住“勤”字而选用事实论据。有关勤奋的事例可谓俯拾即是,像“悬梁刺股”、“焚膏继晷”、“映月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用它们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既有代表性,又有说服力。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也比比皆是,像“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天才出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这些句子都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具有很大的警策作用,用来证明“勤耕不辍”这一论题都十分恰切。
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20)开拓创新
【考试资料网】 更新时间:2010-5-18 【复制本文地址】
【论点11】我们应培养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4、化腐朽为神奇: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结果,本来无人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人们争相购买,200吨垃圾被很快一抢而空。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便别出心裁想出了多种处理办法,由此而获得大利。
5、善于创新的李公麟:北宋画家李公麟不仅擅长画马,他的人物故事画,也是出类拔萃,善于创新。他曾经画过一幅《陶潜归去来兮图》。对于表现晋代诗人陶渊明挂冠归隐的画,历代画的不少,但画来画去,无非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通常是把他放在田园秋菊之中来表现。但李公麟却一反过去的陈套,把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画在江上,一条清澈透底的江水坦荡东流,构图别致,立意新颖。 【名言警句】
1、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吉鸿昌)
2、贯注热忱,必定能开拓新的道路,做出超乎常理的事情。(松下幸之助) 3、事业上最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邹韬奋) 4、真正有才能的人会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歌德)
5、人生却不在拼凑,而是创造,几千百万的活人在创造。(鲁迅) 【论点12】时代要求开拓创新。 【相关论据】
1、张瑞敏的开拓精神: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2000年6月,海尔进一步和国际接轨,总裁改任首席执行官,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第一位CEO。一系列国际化运作使海尔在全球的销售大增,目前,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海尔经销商,
张瑞敏因此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海外。国际、国内多次高品质的演讲令张瑞敏和海尔的声誉与日俱增,其全球化战略使海尔向世界500强又迈进了一步。如果他在登陆美利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并取得成功,那么他将赢得更多喝彩。
2、不断创新的海尔: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他领域的领先地位。
3、改革开放三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9月),改革重点在农村,发展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阶段(1984年10月~1991年12月),改革的重点转到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第三阶段(1992年1月~2000年),改革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改革由过去侧重于突破旧体制转向侧重于建立新体制,由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由单项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由重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对外开放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可以说,中国的未来几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4、“大包干”的诞生:1978年11月,当我们国家的领导者聚集在北京,出席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时,地处江淮平原的安徽凤阳,农民们一扎堆一扎堆地在讨论,为什么一年年苦干,自己的肚子吃不饱,国家的订购任务完不成?到底该怎么干?24日下午,小岗村18户村民的代表,又来到生产队亚立华的土房里,36岁的队长严俊昌严肃地说,几个老头提出,干脆一家一家干。我们合计了多次,要干,就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大家觉得怎么样?半晌,有人说,队长,你这样干,不是坐牢就是杀头。又有人说,队长坐牢,他有孩子大家养。摸黑的时候,18家户主在一张契约上按上鲜红的手印,“大包干”诞生了。结果,第二年秋,小岗村的粮食就由1.5万公斤猛增到6.5万公斤。
5、跨向新世纪的政府机构改革:1998年3月1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现有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各部委机关干部编制总数减少一半。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地方各级政府也将进行机构改革。本次机构改革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它不仅调整机构、精简人员,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我们已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始终没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下放问题。人们还清楚地
记得,10日下午5时40分,当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时,热烈的掌声长时间回响。这掌声,是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的赞同;这掌声,是对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政府机构的期盼。 【名言警句】
1、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
2、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邓小平) 3、一切事物的趋于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巴尔扎克) 4、向还没有开辟的领地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李政道)
5、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 【论点13】 开拓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相关论据】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