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四市高三质量抽测试卷
物理试题
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龙清泉以30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并以169公斤超该级别挺举世界纪录。如图所示,设龙清泉所举杠铃的总重为G,杠铃平衡时每只手臂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为30°,则他每只手臂承受的张力为
3GG32A. B. 3GC.2 D.G
a 2.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
c d C.若将一正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若将一负试探电荷由c点移到d点,电势能增加
3.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自由端位于O点,现用一滑块将弹簧的自由端(与滑块未拴接)从O点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停止,如图所示。滑块自A运动到B的v-t图象,可
A O B 能是下图中的
v v v v O O t O t t O t C D 4.如图,A和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某时刻A L是直流电阻为零、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B
闭合开关S,通过A、B两灯泡中的电流IA、I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IB IA IB IA A L B t O O t O O t t S A B C D 5.如图所示,一物体从斜面上高为h处的A点由静止滑下,滑至斜面底端B时,因与水平面碰撞仅保留了水平分速度而进入水平轨道,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在C点,测得A、A 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x,设物体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 hh????x B.x A.
h B x C
??C.
hx D.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阻R=22Ω,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V A 2202
V u R O 10-2s 0.5 1 1.5 2 t/(× ?2202 图乙 图甲
A.该输入电压的频率为100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电流表的示数是1A D.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22W 7.2018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二号卫星先后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嫦娥一号”在轨道I
轨道上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嫦娥二号”在轨道II上运行,距月
轨道球表面高度为100km。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A.“嫦娥二号”的运行速率大于“嫦娥一号”的运行速率
月球 B.“嫦娥二号”的运行周期大于“嫦娥一号”的运行周期 C.“嫦娥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嫦娥一号”的向心加速度 D.“嫦娥二号”和“嫦娥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所携带的仪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8.如图所示,L1、L2、L3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在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上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L1 A.L1变亮,L3变暗 L2 E B.L2变暗,L3变亮 P R C.L1中电流变化量大于L3中电流变化量 r LD.L1中电流变化量小于L2中电流变化量 9.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
5gL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2
1gL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2 30) ° 弧形挡板 A L B 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
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 10.(8分)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 闪仪每隔0.18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 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m/s2 ,小球质量 m=0.2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t2 t3 t4 t5 时刻
4.48 3.98 ▲ 速度(m/s) 4.99
⑴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 ▲ m/s; ⑵从t2 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E p = ▲ J,动能减少量
t6 t5 16.14c m 18.66cm t4 21.16cm t3 23.68cm t2 26.18cm t1 ?E k= ▲ J;
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 p与?E 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E p ▲ ?E k (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 11.(10分)发光二极管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图甲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实物图,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想描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I/mA 0 0 0.40 0.9 0.80 2.3 1.20 4.3 1.60 6.8 2.00 12.0 2.40 19.0 2.80 30.0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25 kΩ) C.电流表(量程0-50mA,内阻约50Ω)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1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允许最大电流3A) 图甲 F.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G.开关,导线
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 ▲ ,电流表选用的是 ▲ (填选项字母)。
(2)请在图乙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I/m 40
30
20 ▲ ▲ ▲
10 O 1.0 2.0 图
3.0 4.0 U/V 图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该发光二极管的I-U图线。
(4)若此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10mA,现将此发光二极管与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的电池组相连,还需串联一个阻值R= ▲ Ω的电阻,才能使它工作在最佳状态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2.【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12分)w w w.ks5 u .c om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变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2)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分别经历下图所示的三种变化过程,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 ▲ (选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 ▲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p p V 1 2 2
2 1 1
O O O T V T B A C
(3)在一个大气压下,1g水在沸腾时吸收了2260J的热量后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汽,对外做了170J的功,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水的摩尔质量M=18g/mol。则 ①水的分子总势能变化了 ▲ J;
②1g水所含的分子数为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w w w.ks5 u .c om B.(选修模块3-4)(12分)
(1)关于声波和光波,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声波和光波均为横波
B.声波和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
C.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v??f,既适用于声波也适用于光波
D.同一列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2)一根长绳左端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O点,t=0时某同y/cm 学使绳子的左端开始做简谐运动,t=1s时形成如图所示波2 形。则该波的周期T= ▲ s,传播速度v= ▲ m/s。
1 2 3 4 x/m O (3)如图所示为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图,一条光线平行
A -2 于 BC边入射,经棱镜折射后从AC边射出。已知
∠A=θ=60°,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 ;
θ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 (已知光在真
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B C C.(选修模块3-5)(12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