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中优化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践与思考
机会是很多的,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成人所期待的完美的答案。教师应该努力去发现学生表达中能够给予肯定的东西,并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吝啬我们的赞赏。
3、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相联。
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上的。课堂上教师应引导有方,提出的研究课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自觉地参与进来,从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中均会得到收益,最终才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比如说结合0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探究《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一课中。我选择了如何认识西藏问题,如何看待CPI的持续走高,如何看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民航飞行员罢飞案等社会、经济问题让学生全面的认识问题。找到同学们的关切点,是引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共鸣的很好途径。
因此在综合探究课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双方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相互交流,师生关系趋于平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二)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一个动情的、想说又能说、想做亦能做的宽松气氛,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为了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老师要舍得在这方面花力气。比如说针对《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一课中,我设计了新闻发布会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选择做代表各部委的新闻发言人,可以选择做智囊团的成员,也可以选择当各国、各媒体的首席记者、特邀记者。通过答记者问的形式用所学的经济、哲学知识分析2008中国奥运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生动的情境设置立刻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对各种角色跃跃欲试,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敏感、热点问题深入思考,形成观点,进行价值选择并试图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认识经济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既运用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更巧妙地融入了同学们的情感与态度。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中优化落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践与思考(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