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基础先修班法制史-宋光明讲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我要当女子汉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年司法考试基础精讲班法制史讲义

法 制 史

考区1 中国立法史★★★★

1、立法思想的变迁: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汉朝:德主刑辅,礼刑并用;唐朝:礼法合一;明朝:明刑弼教 2、封建法典总则的变迁:法经:具,位于律尾;曹魏律:刑名,位于律首;晋律:刑名、法例,位于律首;北齐律:名例:位于律首,奠定后世刑法总则。

1、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西 周

立法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受夏商神学思想影响)。”德:敬天、敬祖、保民。明德慎罚:实施德教,用刑宽缓。汉代的“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源于此。

德教:礼:精神原则:亲亲尊尊;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已具备法的特征) 出礼入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春 秋 战 国 魏 晋 南 北 朝

2、唐宋以降

《贞观律》确立唐律的内容和风格 《永徽律疏》,元起称《唐律疏议》,中国古代立法最高水平,中华法系的代表,迄今为止保留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有影响力的法典。 明 清

《大明律》,吏户礼兵刑工,终明不改;《明大诰》特别刑法,重典治吏。

眀刑弼教,(1)出处:《尚书:大禹谟》;(2)眀刑弼教内涵变迁,朱熹之前先教后刑,之后先刑后教;(3)中国封建法指导原则的变化: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

《大清律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是中国历史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清代例,例分为:条例(刑事单行法规,编入大清律例)、则例(某一行政部门或某专门事务方面的单行法规)、事例(皇帝“上谕”)、成例(整理编定的事例,单行法规)。

【样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西周首创神权统治思想,对于我国封建统治有重要意义

B.“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上凌下,以亲压疏 C.西周的礼在当时更多的表现为道德要求,并不具备法的特征

D.西周的礼类似于禁止性规则,规定人们不得作出的行为,一旦违反了礼即落入了刑的领域

《晋律》又称《泰始律》,20篇602条。增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刑宽禁简。张斐和杜预注释:“张杜律”。准五服制罪入律。 《北魏律》,20篇,官当入律。

《北齐律》,12篇,名例律。重罪十条入律。南北朝成就最高。

律、令、科、比、格、式相互为用的立法格局,科补充、变通律、令,格与令相同,补充律,带有刑事法令性质,比是比附与类推,处理案件,式是公文程式。

《魏律》,魏明帝(1)具律改“刑名”,置于律首。(2)“八议”入律。

《法经》:作者:魏,李悝,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六篇:盗、贼(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网、捕(诉讼法)杂(淫、狡、城、嬉、徒、金)。具总则。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2014年基础先修班法制史-宋光明讲义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4年基础先修班法制史-宋光明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75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