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面上埋设两个固定点作为基准线,用已有尺长方程式的标准钢尺进行若干次丈量,以其平均值作为这条基准线的真实长度。基准线长度一般为钢尺长度的若干倍。 例:
§3-4 直线丈量的误差来源
直线丈量的精度——最差1/3000~中等1/5000~最高1/10000(加各项改正) 直线丈量的误差来源: 1.尺长本身的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是不准确的,若不按尺长方程式进行改算,则其中包含了尺长误差,而此误差用往返测量是检查不出来的,距离越长,误差越大。此误差性质是系统性的。 2.温度变化的误差
一般而言,对钢尺每米每度温差变化的影响只有1/8万,但如果温差为10度,距离为100米,则其温度变化对距离的影响为12毫米,对精密量距来说,这是不容忽视的。此项误差的性质也是系统性的。 3.拉力误差
拉力的误差较小,经过分析,其最大的误差影响约为距离的1/1.6万,其性质可正可负,在实际精密丈量中可弹簧秤加标准拉力。 4.丈量本身的误差
丈量本身的误差包括很多方面,如:对点误差、插测钎的误差、读数误差、凑整误差等影响,这些误差本身并不大,其性质又可正可负,因此总的影响很小。 5.钢尺垂曲的误差:钢尺悬空丈量时中间下垂而产生的误差。
若钢尺垂曲而又不加考虑,则其误差是系统性的,使所测边长增大,应加以改正。 6.钢尺不水平的误差
测量要的是水平距离,而钢尺不水平则使得所测距离为斜距,使实际值增大。如:边长为30m,尺子倾斜高差达0.4m,则使距离增长约2.67mm,相对误差为1/1.1万,要求尺子的倾斜高差小于0.4m是很容易达到的,因此其影响很小。 7.定线误差
分段丈量时,距离也应为直线,定线偏差使其成为折线,与钢尺不水平的误差性质一样使距离量长了。前者是水平面内的偏斜,而后者是竖直面内的偏斜。当然这项误差也是很容易控制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测量学(全)(1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