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事制度改革给教师增加了危机感。教育系统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后,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过惯了稳定生活的老师们,一下子就面临生存危机,安全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危机感,心理恐慌、焦虑、不安,甚至出现严重失衡。
第四,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受到冲击。由于教师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从教后又采用同样传统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育方式根深蒂固,而时代又呼唤崭新的教育理念。新旧教育理念交替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 第五,权威地位发生动摇引起教师心理的不适应。在强调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时代,教师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师尊而生卑,这种心理定势由来已久。而现代教育中,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成了主体,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入学生中间,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学习。角色的转换,带给教师的往往是严重的心理失落感,使许多教师无所适从。
第六,不完善的评价体系触发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目前的基础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异化为升学教育,学生的分数成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而至于学生良知的养育、人格的熏陶、责任感的培养等软性指标,则很难进入教师的评价系统,这往往会给教师的心灵造成沉重的伤害。同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使教师不得不无奈“顺从”,这极大地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使教师自我价值丧失,合理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
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但多数时候我们个人要去改变环境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更强调教师自我调适和自我超越。
第一,寻找工作的兴奋点,保持工作激情。每天尽管从事的是同一种工作,然而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千万不要作茧自缚,只关注生活中机械重复的一面。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正确看待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