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县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0:45:05 本文由妞ゆ儳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得到的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混合溶液中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蓝色滤液和红褐色沉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五、实验题

29.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能验证热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请回答:

(1) 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证明热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30.某化学小组欲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图装置研究铜与浓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铁,在常温下进行,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加热条件下,实验的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的漏斗边沿有气体冒出,该气体可能为_______。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Al2O3及不溶于强酸的SiO2)可制备Fe2O3。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步骤②中滤液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9 C 2 A 20 D 3 C 21 C 4 B 22 A 5 A 23 B 6 C 24 B 7 C 25 C 8 A 9 D 10 C 11 D 12 B 13 C 14 B 15 D 16 A 17 B 18 D 二、填空题 26.易液化 脱水 强氧化 Cl2 Cl- H+和HClO(也可以写名称) 三、推断题

27.CO32-+H2O+CO2=2HCO3- NaOH+NaHCO3=Na2CO3+H2O NO 不能 3NO2+H2O=2HNO3+NO 0.5mol S+2H2SO4(浓)=3SO2↑+2H2O 四、综合题 28.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Cu+2H2SO4(稀)+O2

2CuSO4+2H2O 后 若制

得1mol CuSO4,第一种方法需2mol H2SO4,而第二种方法只需要1mol H2SO4,而且第一种方法生成的SO2

又造成大气污染 Fe2O3+6H=2Fe+3H2O 2Fe+Cu=2Fe+Cu 把Fe氧化成Fe 过滤 五、实验题 29.2NaHCO3

Na2CO3+H2O+CO2↑ a变浑浊、b未变浑浊

CuSO4+SO2↑+2H2O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防倒吸 在常温

+3+3+2+2+ 2+3+

30.Cu+2H2SO4(浓)

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氢气或H2 Al3++4OH-=AlO2-+2H2O 将Fe2+氧化为Fe3+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A.Na2O2

B.CuCl2

C.SO3

D.FeS

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该物质中不可能含有钾元素 3.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香扑鼻 B.干冰升华 C.蜡烛照明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K、NO3、C1 B.Mg、Na、Cl、SO4 C.NH4+、Cu2+、OH一、Cl— D.H+、Na+、HCO3-、SO42-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加入水中:2O22-+2H2O===4OH-+O2↑ 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H++OH-===H2O C.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 +8H+ =3Fe3+ +4H2O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NH3·H2O===Al(OH)3↓+3NH4 6.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25℃时,向0.1mol·L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NH4)>c(SO4)>c(OH)=c(H)

B.25℃时,NaB溶液的pH=8,c(Na+)- c(B-)=9.9×10-7 mol·L-1 C.0.1 mol·L-1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 L的CO气体与1 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电子数均为10NA D.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8.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③冰和干冰都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⑤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9.有0.2 mol·L-1 K2SO4溶液300mL、0.2 mol·L-1 Al2(SO4)3溶液100mL和0.2 mol·L-1 MgSO4溶液200mL,这三种溶液中SO4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6:4:3 B.1:1:1 C.1: 3: 1 D.3:2:3

10.由Na、Mg、Al、Fe 四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 ) A.0.6mol B.0.5mol C.0.4mol D.0.3mol

11.装有Fe2O3、CuO、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剩余,则关于反应后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只有Fe2+和Fe3+ B.只有Fe2+

--+

+

-1

+

+

2--3+

+

2+

+

-2-

C.一定有Fe、Cu,可能有Fe D.一定有Fe,可能有Cu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2+2+3+2+2+

A.检验钾离子 B.干燥氯气 C.分离酒精与水

D.蒸发食盐水

1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酒精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泥浆水

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C.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里氧气的来源

15.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 A.FeCl3→FeCl2 B.Cu→Cu2(OH)2CO3 C.SO3→H2SO4 D.HCl→Cl2

16.下列氧化物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 A.MgO A.HClO A.Na和O2

B.CaO B.SO2

B.NaOH和CO2

C.Fe2O3 C.H2O2 C.Na2O2和CO2

D.Al2O3 D.NaClO D.AlCl3和NaOH

17.下列物质都可用于漂白,但漂白原理与其它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18.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19.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卤素是 ( ) A.氟 B.氯 C.溴 D.碘 20.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铁、铝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21.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 A.Na和O2

B.Cu和硝酸

C.Na2O2和CO2

D.木炭(C)和O2

22.“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ClO

C.KMnO4

D.Na2O2

2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l-、SO32-、Fe2+、H+ B.K+、Fe3+、NO3-、SCN-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县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ec240cgmu6d7jn4l8uv58u602x74s012o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