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刍议 ”
论文摘要: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个结合:优化宏观环境和优化微观环境相结合;完善他律机制与完善自律机制相结合;提高教育者素质和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相结合。
论文关键词: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一、优化宏观环境和优化微观环境相结合
宏观环境是指微博系统以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社会环境,是指所有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家庭环境是指大学生所属家庭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包括家庭结构、教育理念、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所在高校中对其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人际环境的总和。微观环境是指大学生微薄交往环境。这种环境具有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与信息传播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信息的几何级扩散性及用户的社会化网络特性和信息内容的碎片性和丰富多彩性等特点。它既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和智力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及情感发展的需要,因而深受大学生青睐。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通过PC、手机、IM等各种终端发布信息,发表言论,抒发感情,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人实现实时交流和即时共享,同时体会到分享信息的乐趣。
微博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而微博舆论则是其主体。一般来说,微博舆论在内容上往往呈现正负两种发展态势。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而言,所谓正态势,就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在微博舆论占据支配地位,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所谓负态势,就是主流价值观受到抑制,不良信息泛滥,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观念滋长蔓延,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以及政治信仰的淡化和危机,阻碍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了使微博舆论朝着正态势的方向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微博舆论的优化和良好微博氛围的营造。一是要突破原有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模式,站在维护国家虚拟空间安全的高度重视微博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功能,树立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以微博为工作平台和工作载体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将微博与各种网络工具结合,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和优势,借鉴利用各种为青年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
二、完善他律机制与完善自律机制相结合
他律机制能为大学生的微博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范围,帮助大学生逐步提高微博所传递信息的辨别能,增强抵抗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腐蚀的能力,为他们走向自律奠定基础。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