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万卷)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含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27 K~39 He~4 P~31 Cu~64 Ba~137 Ca~40 Cu~64 Mg~24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反应A? 2B,A、B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
A. v(A)= 9 mol/(L·min) B. v(B)= 18 mol/(L·min) C. v(A)= 4.5 mol/(L·min) D. v(B)= 4.5 mol/(L·min)
3+ 2+
2.为探究Fe和Cu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3+2+
B.若图1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Fe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好 C.图2中的A为分液漏斗
D.图2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3.已知反应:PC15PC13 + C12,将1.0 mol PC15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测得PC15的浓度为0.3 mol/L,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15)=0.4 mol/(L·min),则这段时间为( )
A、50 s B、30 s C、5 s D、1 s
4.对于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的温度 C、增加体系的压强 D、减少C的物质的量浓度
5.(2014?湖南一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B. 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C. 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时氢气转
化率增大
D. 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
行,则该反应的△S<0
1 / 15
(衡水万卷)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含解析) 6.
在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反
应
CH4(g)
+
H2O(g)
CO(g)+3H2(g);ΔH>0,测得
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
A.0~5 min内,v(H2)=0.1 mol·(L·min)
B.反应进行到12min时,CH4的转化率为25%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H2浓度减小 D.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7.一定条件下,0.3mol X(g)与0.3mol Y(g)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下列示意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8.(2009?北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B.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 C. 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D.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就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10.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
CH4?g??2NO2?g??N2?g??CO2?g??H?akJ?mol-1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2 / 15
(衡水万卷)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含解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min内,T1时CH4的化学反应速率比T2时小 C.平衡常数:K?T1??K?T2?
B.T1?T2
D.a<0
11.(2014?南通二模)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6mol NO和3.8mol O2,发生如下反应:
2NO(g)+O2 (g)?2NO2(g) ②2NO2(g)?N2O4(g)
测得NO2和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维持容器温度为T1℃,10min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前5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N2O4)=0.18mol?(L?min) B.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0.6 C.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
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 NO2和2.0mol 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10%
12.A与B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s)+bB(g)cC(g)+dD(g),t1,、t2时刻分别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段内,平均反应速率
-1
v(B)=0.04/t1 mol·(L·min)
-1
B.若起始时n(D)=0,则t2时v(D)=0.20/t2 mol·(L·min) C.升高温度,v(B)、vC)、v(D)均增大 D.b:d=6:1
13.PH=3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和锌反应,反应完后,放出的气体一样多.若最后有一溶液中锌剩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速率v(HCl)>v(CH3COOH) B.加入的锌质量相等
C.盐酸中锌有剩余 D.反应开始后不久,醋酸反应的速率小于盐酸
14.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N2O)/mol·L-1 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3 / 15
(衡水万卷)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含解析)
15.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1.2
Cl2(g) ? Cl2(aq) K1=10
+--3.4
Cl2(aq)+ H2O ? HClO + H +Cl K2=10
+-
HClO?H + ClO 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0.9
A.Cl2(g)+ H2O?2H + ClO + Cl K=10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填空(本大题共3小题)
16.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生产铵盐、尿素等的原料。现有如下两种合成氨的途径:
-1
I.N2(g) +3H2(g) 2NH3(g) △H =-92. 4 kJ·mol II.2N2(g)+6H2O(l) 4NH3(g)+3O2(g) ΔH = +1530.0kJ/mol
(1)根据上述反应,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2NH3(g) N2(g) +3H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有: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H2同时生成2n mol NH3 ②用NH3、N2、H2表示反应速率比为2∶1∶3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 ①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
+
-
-
-
(3)工业上常用CO2和NH3通过如下反应合成尿素。
t℃时,向容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 molCO2和0. 40 molNH3 ,70 min开始达到平衡。反应中CO2 (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n(CO2) /mol 0 0.10 30 0.060 70 0.040 80 0.040 100 0.040 ①20 min时,υ正(CO2 ) 80 min时υ逆(H2O)(填“>”、“=”或“<”)。
②在100 min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0. 050 mo1CO2和0. 20 molNH3,重新建立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与原平衡相比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上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二位小数)。
4 /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