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陆地与海洋
【课标点击】 1.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2.陆地地形及七大洲地形特点。3.海底地形及其分布。4.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考点解读】 1.知道世界海陆分布及比例,识记各大洲洲界及地形特征。2.能够根据区域等高线、等深线判断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及海洋地形,了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3.明确板块的分布,掌握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特征。
一、大洲与大洋
1.分布大势
(1)从全球看:简单概括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从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海洋则相反。 2.大洲
(1)概念:大陆及其附近岛屿总称为大洲,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 (2)分布:
全部在北半球的:B:欧洲、E: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G:南极洲。
地跨南北半球的:A:亚洲、C:非洲、D:大洋洲、F:南美洲。 (3)几条主要的洲际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 亚洲与北美洲 欧洲与非洲 北美洲与南美洲 南美洲与南极洲 3.大洋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1)概念: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往往成为重要的海上通道。
(2)分布:甲:太平洋、乙:大西洋、丙:印度洋、丁:北冰洋。 二、陆地地形
1.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 山地 平原 丘陵 高原 盆地 思维拓展
各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 一般在500米以上 一般在200米以下 较低,500米以下 较高,500米以上 无固定标准 地表起伏特征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坦广阔或略有起伏 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四周高,中间低
2.海陆变迁的原因 (1)大陆漂移学说
①提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②内容:由原先只有一块“泛大陆”的陆地,经过大陆漂移,形成现在的基本面貌。
(2)板块构造学说
①六大板块: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
②主要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③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海底地形
1.A为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2.B为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3.C为海沟,是板块的消亡边界,海底最深处。 4.D为洋盆,位于大洋底部,有锰结核的分布。 5.E为海岭,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1.构建世界海陆分布模式 (1)分布模式图
(2)控制性纬线 纬线 北回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记忆方法 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一湾两海三半岛,还要经过台湾归线 半岛、中南半岛、台湾岛、墨西哥湾 岛 赤道 刚果盆地、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亚马孙平原 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和巴拉那河、潘帕斯草原 刚果苏门前,亚马家(加)里面 南回归线 南非、澳洲、南美洲,拉普、巴拉向南流 2.大洲宏观定位 下面图示中统一图例:(1)亚洲
①控制性经纬线轮廓图
②沿4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