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少于40;
(3)为了啮合平稳、噪声小和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对于轿车,z1一般不少于9;对于货车,z1一般不少于6;
(4)当主传动比较大时,尽量使z1取得少些,以便得到满意的离地间隙。当i0≥6时,z1可取最小值并等于5,但为了啮合平稳并提高疲劳强度常大于5;当i0较小时(3.5~5),z1可取7~12。
表2-1 汽车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齿数
传动比(z2/z1) 1.50~1.75 1.75~2.0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4.00~4.50 4.5~5.0 5.00~6.00 6.00~7.50 7.50~10.00 z1推荐 14 13 11 10 10 10 9 8 7 6 5 z1允许范围 12~16 11~15 10~13 9~11 9~11 9~11 8~10 7~9 6~8 5~7 5~6
本设计范例:根据之前计算得到的主减速器传动比i0=5.13,查表2-1取z1=7,
z2=36,重新计算传动比i0=5.14,返回(2-6)、(2-7)和(2-8)计算得:
Tc≈3886N.m Tz≈840 N.m Tcf≈760N.m Tzf≈164 N.m
2)从动锥齿轮大端分度圆(也称节圆)直径d2和端面模数ms
8
对于单级主减速器,d2对驱动桥壳尺寸有影响,d2大将影响桥壳离地间隙;
d2小则影响跨置式主动齿轮的前支承座的安装空间和差速器的安装。
d2可根据经验公式初选:
d2?KD23Tc (2-10)
式中: d2—从动锥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mm);
KD2—直径系数,一般为13.0~15.3;
Tc—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N·m),Tc?min?Tce,Tcs?。
d2确定后,端面模数ms可由ms?d2/z2进行计算,并用下式进行校核(取
较小者):
ms?Km3Tc (2-11)
式中:Km为模数系数(Km通常为0.3~0.4)。
表2-2 锥齿轮模数 (mm)
0.1 1 3.75 14 0.12 0.15 0.2 0.25 0.3 0.35 0.4 2 6.5 28 0.5 0.6 0.7 3 10 40 0.8 0.9 1.125 1.25 1.375 1.5 1.75 4 16 4.5 18 5 20 5.5 22 6 25 2.25 2.5 2.75 7 30 8 32 9 36 3.25 3.5 11 45 12 50 注:1、表中模数指锥齿轮大端端面模数;
2、该表适用于直齿、斜齿及曲面锥齿轮。
本设计范例:d2≈220mm(KD2=14); ms≈6.11mm;
利用(2-11)式校核计算得:ms≈6.29mm(Km=0.4); 对照表2-2取ms=6.0mm(对于螺旋齿轮端面模数用m表示);
反算d2=216mm。
9
3)从动锥齿轮齿面宽b2
一般要求b2小于10倍的端面模数。但是齿面过窄,轮齿表面的耐磨性会降低。从动锥齿轮齿面宽b2推荐值为:
b2=0.155d2 (2-12)
对于主动锥齿轮齿面宽通常较从动锥齿轮齿面宽大10%。
本设计范例:b2=33.48mm。 b1=36.8mm
4)锥齿轮螺旋方向
从锥齿轮锥顶看,齿形从中心线上半部向左倾斜为左旋,向右倾斜为右旋。主、从动锥齿轮的螺旋方向是相反的。螺旋方向与锥齿轮的旋转方向影响其所受轴向力的方向,判断轴向力方向时,可以用手势法则,左旋齿轮的轴向力的方向用左手法则判断,右旋齿轮用右手法则判断;判断时四指握起的旋向与齿轮旋转方向相同,其拇指所指方向则为轴向力的方向如图7所示。当变速器挂前进挡时,应使主动齿轮的轴向力离开锥顶方向,这样可使主、从动齿轮有分离趋势,防止轮齿卡死而损坏。
10
5)双曲面齿轮副偏移距E及偏移方向的选择
轿车、轻型客车和轻型载货汽车主减速器的E值,不应超过从动齿轮节锥距
A0的40%(接近于从动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d2的20%);而载货汽车、越野汽车
和公交车等重负荷传动,E则不应超过从动齿轮节锥距A0的20%(或取E为d2的10%~12%,一般不超过12%)。传动比越大则E也应越大,大传动比的双曲面齿轮传动,E可达到d2的20%~30%,但此时需要检查是否存在根切。
双曲面齿轮的偏移可分为上偏移和下偏移两种。由从动齿轮的锥顶向其齿面看去,并使主动齿轮处于右侧,如果主动齿轮在从动齿轮中心线的上方,则为上偏移;在从动齿轮中心线下方,则为下偏移。如果主动齿轮处于左侧,则情况相反。图8a、b为下偏移,图8c、d为上偏移。
本设计范例:考虑到为轻型货车,取E=0.15d2=0.15×220=32.4mm,并采用主动锥齿轮下偏移,考虑到发动机为逆时针旋转(输出端),主动锥齿轮选择左旋,从动锥齿轮选择右旋。
6)中点螺旋角?
螺旋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螺旋角沿齿宽是变化的,因此,常用齿面宽中点处的螺旋角来表示,称为中点螺旋角或名义螺旋角。
螺旋锥齿轮副的中点螺旋角是相等的,而双曲面齿轮副由于存在偏移距E,而使其中点螺旋角不相等,且主动齿轮螺旋角?1要比从动齿轮螺旋角?2大,两者之差称为偏移角?(如图2所示)。
选择?时,应考虑它对齿面重合度?F、轮齿强度和轴向力大小的影响。?越大,则?F也越大,同时啮合的齿数越多,传动就越平稳,噪声越低,而且轮齿的强度越高。一般?F应不小于1.25,在1.5~2.0时效果最好。但是?过大,齿轮上所受的轴向力也会过大。 “格里森”制齿轮推荐用下式预选主动齿轮螺旋角的名义值: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