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公共课考试部分参考答案:
一、试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历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 答:(一)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1、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这一伟大发现不仅揭开了人类“历史之谜”的神秘面纱,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他们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马克思论述了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式,论述了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
1
货币成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划时代的功绩之一。这一理论与唯物史观一道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历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 1、解开了人类的“历史之谜”。
克服了以往一切历史理论不懂社会实践,以抽象的观点去观察人及其活动的根本缺陷,从社会实践出发,把生产活动看作是人和社会最基本的历史活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从而使困扰人类已久的关于人类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动力和规律的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2、标志着唯物主义的最后完成。
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自然观和社会观都是唯物主义,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克服了历史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以近乎完美的形式修补好了唯物主义整个大厦的上层,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社会历史
2
领域中驱逐出去。
3、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使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为日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彻底批判蒲鲁东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哲学基础,探索和创立新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使他得以奠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4、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对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科学分析人手,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尖锐对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此导致了阶级斗争的空前激化,社会革命不可避免。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划清了原则界限,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
二、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
3
点?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是人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最首要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革命的能动的哲学。
1、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的内涵,阐明了实践的基本观点。
其一,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人可以感知的物质活动。其二,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其三,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改变世界”的活动。其四,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而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总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2、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并且强调,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标准,因为如果离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