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细化“听”的要求方面进行指导:(1)学会注视。在课堂上倾听别人讲话时,眼睛要注视讲话者。(2)表情示意。倾听是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是双边活动。倾听中,若听懂了对方的话,善意地点点头、微笑一下或给一个眼神、手势等都行。若听不明白,皱一下眉或做一个苦脸也可以。在课堂上不仅要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更要表扬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的学生。要求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合理的评价、补充、反驳,督促学生认真倾听。 5、抓好作文训练。
要求学生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一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2013.9.7
五年级上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21 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本班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较差。同时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
二、具体教学措施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还要好好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努力结合课题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尝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3、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还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强化训练及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中受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5、精心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抓好反馈环节,使学生养成及时订正作业错误的良好习惯。
2013/9/5
2013年度第一学期个人教学计划---汪培清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四(3)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4人是新转来的学生。总体来说,该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牢固,字词句练习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成绩较好。上学期在区监控中的班级平均分为81.71,略高于区平均分81.38。但学生思维普遍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作文缺乏素材,写出的东西要么千篇一律,要么干巴巴地没有文采,口头表达能力也欠佳。本期需要在开阔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上下功夫。将两班的语文成绩进行纵向比较,语文成绩呈两头尖,中间大分布,其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比较稳定,但有10人左右的成绩不理想,这与他们个人因素有关,如基础差、家庭不和、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学期补差工作仍不能放松。
从习惯上来看,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太被动,自己预习、复习课文能力比较差,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主动思考的学生寥寥无几,而且人员比较集中,阅读都喜欢,但阅读习惯还没养成,阅读的时间不能保证,想要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本学期,我准备将写作、阅读作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 二、本册教材教学总目标
1、学习自主确定要学习的生字,继续用已掌握的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识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继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比较熟练的运用部首和音序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的拼读音节,培养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的习惯。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教材中的368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词语,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运用中能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部分句式能学习运用,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进一步学习。,得不同用法,学习:“”——和??的一般用法。
5、能听人说话,能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随便插话和不随便打断别人的习惯。能抓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转述,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注意使用礼貌语言。
6、能清楚明白的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连贯的说几句或一段连贯的话,能完成的复述一件事,能具体的讲述故事,能简要的说几句或一段连贯的话,能有条理的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课文中的全部古诗,能背诵指定的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段落。
8、学习观察生活,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清楚明白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些小故事、游戏、活动,学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看图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继续学习使用标点符号,逐步养成文必加点,边写边点的习惯。
9、积极参加课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能主动参加收集资料、组织讨论会、读书会、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流、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10、 练习用钢笔写字,要求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字的大小要均匀,字与字的间隔要是适当。
11、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有自主选择书籍的兴趣和能力。学习写读书笔记或阅读日记。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以四项基本习惯为抓手,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并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另外根据学科特点,先从“字”入手,建议每个学生都开始练字,培养学生静心、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以学定教。摒弃以往的以教参为主,按教参所提供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下功夫熟悉教材,备好学生,结合学生阅读的心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和目标,找准每堂课的“切入点”,做好预设,记录生成,反思教学,总结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加强预习的指导与检查。
(2)围绕实现教学目的要求,从怎样使学生经历训练的过程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3)利用“思考.练习”中有启发性的问题,联系训练重点,突出理解的重点、难点设计提问,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指引思维的过程。
3 、指导学生认真读书,精心设计作业题,重视学法的指导,有计划地在三个层面上进行:一个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方法,例如观察的方法、记忆的方法、想象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一个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阅读的方法、作文的方法、识字的方法等;一个是具体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例如给文章划分段落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古诗的方法等。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
4、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语言积累,以利于训练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
5、规定好写的主题,坚持写周记,记下好词好句,积累词汇。教育学生注意留心周围事物,教学中还要给学生创造一些写作的素材,多写“生活作文”“情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加强写作前的指导,重视评后师生的心语,使学生能从师生对话式的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出努力的方向。并通过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6、分层布置作业,采取“预默”,减少学生的机械作业。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作业时机,采取迅速多向的作业反馈,尽量做到面批,施行个别辅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吃得好,吃得饱,达到教育的最佳程度。 四、预期达成目标:
1、90%学生书写作业字迹端正,簿面整洁。 2、阅读有方法,阅读分析题得分率提高。
3、鼓励优生积极参与征文竞赛并争取获奖,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文童语句通顺,详略得当,有一定的描写语句。
201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