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A. 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 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 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 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2.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该物质可能是( )
A.乙酸 B.苯酚 C.丙醇 D.乙酸乙酯
3.标准状况下1 mol某烃完全燃烧时,生成89.6 L CO2,又知0.1 mol此烃能与标准状况下4.48 L H2加成,则此烃的结构简式是( )
A. CH3CH2CH2CH3 B. CH3—C≡C—CH3
C. CH3CH2CH===CH2 D. CH2===CH—CH===CH—CH3 4.某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乙醇的结构式:CH3CH2OH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5H12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下列式子是某学生书写
这些结构中出现重复的是( )
A. ①和② B. ④和⑤ C. ②③④ D. 均不重复 6.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
A. ③④ B. ②⑤ C. ①②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 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C. 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8.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9.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直链烃,但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 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 丙烷比丁烷沸点高 D. 1 mo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2 10.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烯烃的名称是( ) A. 3,3-二甲基-1-丁烯 B. 2,2-二甲基-2-丁烯 C. 2,2-二甲基-1-丁烯 D. 2,2-二甲基-3-丁烯
11.下列现象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 ) A.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12.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
A. 3-己烯 B. 1-丁烯 C.丙烯 D. 2-甲基-2-丁烯 13.有机物
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使溴水褪色 ⑤使生成白色沉淀 ⑦聚合反应
酸性溶液褪色 ⑥与溶液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⑦ C. ② D. ⑥
14.在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C2HOH,当重新达到平衡时,18O原子还应存在于( )。
A. 乙酸乙酯中 B. 乙酸中 C. 水中 D. 乙酸、乙酸乙酯和水中 1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乙醇与浓H2SO4共热170℃ B. 乙烯使溴水褪色
C. 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 D. 苯与Cl2一定条件生成六氯环己烷
16.下列各组物质中,实验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丙烯和丙烷 B. 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 C. 环己烷和苯 D. 乙炔和苯
17.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 A. 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溴出现
B. 滴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 加入D. 加入
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18.以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依次为( ) A. 加成—消去—取代 B. 消去—加成—取代 C. 取代—消去—加成 D. 取代—加成—消去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 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 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 卤代烃都可发生消去反应
20.下列有机物中可以看作醇类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下列各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同时可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CH3OH
B. (CH3CH2)2CHCH2OH C. (CH3CH2)3CCH2OH
D. (CH3CH2)3COH
22.用16g某饱和一元醇跟足量金属钠完全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该醇是( ) A. 甲醇 B. 乙醇 C. 丙醇 D. 丁醇
23.能证明苯酚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的事实是( ) A. 苯酚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乙醇不能 B. 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乙醇不能 C. 常温下,苯酚微溶于水,而乙醇与水互溶 D. 苯酚有毒,而乙醇无毒
24.下列实验可以获得预期效果的是( ) A. 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B. 用溴水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C. 用质谱法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 D.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25.下列关于苯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无色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B. 常温下易溶于水 C. 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 D. 有毒
26.下列有关有机物A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A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 A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有6种峰
C. 0.1mol有机物A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0.1mol氢气 D. A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取代、氧化、酯化、消去 27.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水就鉴别的是( ) A. 乙醇、苯、硝基苯 B. 苯、己烷、溴苯 C. 苯、乙酸、己烯 D. 苯、乙醇、乙酸
28.白藜芦醇, 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
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 1mol ,1mol B. 3.5mol,7mol C. 3.5mol ,6mol D. 6mol,7mo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