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河池市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
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 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一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故A正确;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故B正确;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决定,故C正确,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多倍体指的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有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可遗传的变异类型
B.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和种群基因库都一定会发生变化 C.地理隔离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产生 D.共同进化包括物种内的斗争和物种间的竞争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可遗传的变异类型,A正确;
B.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B、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变化,但种群基因库不一定会发生变化,B错误; C、地理隔离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如东北虎和华南虎,C错误;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故选A。
4.关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哪一组杂交实验最能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 X染色体上( ) A.将野生型红眼雌果蝇和突变型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 B.将 F1 中的雌雄红眼果蝇进行相互交配 C.将 F1 中的雌果蝇和突变型雄果蝇进行杂交 D.将 F1 中的雄果蝇和野生型雌果蝇进行杂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于XY型生物体,在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时,常选择隐雌和显雄杂交,如后代在雌雄之间的表现型有差异,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后代在雌雄之间的表现型没有差异,则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
摩尔根将野生型红眼雌果蝇和突变型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均为红眼果蝇,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均可出现该现象,所以该杂交实验不能说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A错误;体上,将F1中的雌雄红眼果蝇进行相互交配,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而雄蝇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根据白眼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可说明该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摩尔根将F1中的雌果蝇和突变型雄果蝇进行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均表现出既有红眼又有白眼,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均可出现该现象,所以该杂交实验不能说明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将F1中的雄果蝇和野生型雌果蝇进行杂交后代均为红眼果蝇,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均可出现该现象,所以该杂交实验不能说明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B。
5.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且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是 A.Fe、Mn、Zn、Mg C.H、O、Na、Mg 【答案】D 【解析】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且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是微量元素,Mg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Ca属于大量元素,
B.Zn、Cu、Mn、Ca D.Zn、Cu、B
B错误;H、O、Mg都属于大量元素,而Na不是必须的化学元素,C错误;Zn、Cu、B都属于微量元素,D正确。
6.下图为某家族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4、5、6号的基因型均是杂合的 B.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如果7号和8号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3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5号和6号都患有该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9号),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是A),因此5、6的基因型均是杂合子Aa,4由于患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_,因为4的母亲的基因型是aa,所以4的基因型是Aa,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正确;因为Ⅱ5、Ⅱ6的基因型为Aa、Aa,Aa×Aa→1AA:2Aa:1aa,所以8的基因型是1/3AA、2/3Aa;Ⅲ7的基因型是aa,Ⅲ7与Ⅲ8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是2/3Aa×aa→2/3×1/2aa,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1/3=2/3,C错误;3号的基因型4号的基因型是Aa,Aa×aa→1/2Aa1/2aa,是aa,(患病):所以3号和4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2(生男孩的概率)=1/4,D正确。
7.下列有关信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过程与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DNA 复制出现差错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C.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可发生 DNA 复制,基因的表达 D.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复制只进行一次,转录可多次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遗产信息的流动可以用中心法则表示,其过程如图所示:
。
【详解】
A、转录过程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而翻译是mRNA和tRNA配对,所以其碱基情况不同,A错误; B、DNA复制出现差错可能导致合成的mRNA不同,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同,进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B正确;
C、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所以均可发生 DNA 复制,基因的表达,C正确; D、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而基因的转录可进行多次,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场所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T共312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G所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A.26% 312个 B.12% 144个 C.13% 156个 D.24% 288个 【答案】D
【解析】已知T共有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碱基总数=312÷26%=1200个,又因为G与T的和是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G的比例为50%-26%=24%,则数目=1200×24%=288个,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分子结构中的有关计算公式,本题应用到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的公式。
9.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下列哪项变异引起的( ) A.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遗传性贫血症,属隐性遗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改变的一种分子病。
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遗传物质DNA中一个CTT变成CAT,即其中一个碱基T变成A,以致产生病变,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实例,要求考生识记教材中的典型实例,分清各种变异的类型。 10.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猫的黑毛和白毛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