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晴屿花绵绵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与 水 用 明 用锅 接触 火 + + + + + + + + + 用油 调料 快速

蒸 煮 烹 煎 烤 烘 煨 炸 煸 爆 + + - +

+ + + + + + + + + + + + ++ +++ - ++ +

4、试分析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 农 夫 用 枪 杀 死 了 那 只 22 狼。 施事 工具 受事

5、试分析下列材料,说明什么是话题?什么是话题链?什么是有定性? ⑴夏老人送给李小龙一盆昙花。昙花在这一带是很少见的,夏老人很会养花,什 么花都有。李小龙很小就听说过“昙花一现” 。夏老人指给他看: “这就是昙花。 ” 李小龙欢欢喜喜地把花抱回来了。他的心欢喜得咚咚地跳。 ⑵李小龙给它浇水, 松土。 白天搬到屋外。 晚上搬进屋里, 放在床前的高茶几上。 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便是看看他的昙花。放学回来,连书包都不放,先去看看昙 花。 ⑶昙花长得很好,长出了好几片新叶,嫩绿嫩绿的。李小龙盼着昙花开。 ⑷一天夜里,李小龙在梦里闻到一股醉人的香味。他忽然惊醒了:昙花开了!李 小龙一骨碌坐了起来,划根火柴,点亮了煤油灯。昙花真的开了!李小龙好像在 做梦。 (引自汪曾祺: 《昙花? 鹤和鬼火》 ,有删节)

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 ,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是 “说明” 。说话者所选择的信息关涉对象,一般是“有定”的。所谓“有定” ,是指“确定的、 有具体所指的实体” 。这不仅是对于说话者来说的,而且是说话者认为对于听话者也同样适 用的。也即,说话者选择的话题,是说话者所认为的听说双方都可以确定所指的实体,以这 个有定实体为基点添加新的信息内容, 才能更好地向受话者传递说话者在听说双方共有知识 的基础上所要传达的信息。 话题句子的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 而这一选择跟说话者对整篇话语的信息组 织结构有关。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往往有内在的联系,组成“话题链” 。 相继出现的各个句子,如果话题或主话题相同,则后面句子的话题或用代词指代或省略。 汉语中省略的手段用得多,英语等语言则更常用代词指代。

以上材料的话题是昙花。材料(2)说的“它”就是指代昙花,下文“白天搬到 屋外。晚上搬进屋里,放在床前的高茶几上。 ”用省略照应昙花。

6、简要说明下列句子在情态上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小刚上学去了。 (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十分确定) 我想小刚一定上学去了。 (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不太确定)

23

我猜小刚上学去了。

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毫无把握。 我听说小刚上学去了。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有一定的把握。 我看见小刚上学去了。客观陈述,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确定无疑。 7、以下列句子为例,说明:什么是焦点?焦点的性质是什么? (1)这首诗连小孩都会背诵。 (2)张三从李四那里借来了这辆车。

人们之所以要说话, 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 也即新信息。 从信息的角度看, 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 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 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 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就是“预设” 说话者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也即句子 。 的焦点,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 如例(2) ,重音可以落在“张三” 、或“李四”或“借”或“这辆”上,强调不同的内容, 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如例(1)用“连…都”句式强调“小孩” 。

8、 分析说明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 并以此为例说明, 什么是预设?什么是蕴涵? 那个孩子(施事)把他的宠物狗(受事)领进了公园(处所) 。

如果两个命题之间的区别仅仅是一个命题的变元与另一个命题的变元有下义关系, 那么这两 个命题之间存在着蕴含关系。 预设指某一事态成立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在语言中,指说话 人说某一句子时持有的假设。 蕴含是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的,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 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

上句中蕴含了“那个孩子 把一只动物领进了公园。 ”因为狗是动物的下位词。 预设:有一个孩子,孩子有一个宠物,那个宠物是狗,有一个公园。

9、 下列句子的意思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 试以下列材料说明, 什么是语境? 语境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有什么作用? 我上课去了。 小李在船上看到了他的朋友。

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 。物理语境指话语 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其次,语境还包括话语语 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

24

说中的上下文)。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某些句中省略的内容,并不在话语的物理语境中存 在,但可以从话语语境中推断出来。第三,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

“我上课去了。 ”如是老师说的,指的是去给学生讲课,如是学生说的,则是指 去听课。 “小李在船上看到了他的朋友。 ”这句话中, “小李”可以在船上,可以 在岸上, “他”可能是指“小李” ,可能是指说话人、听话人都知道的第三者,关 键是有没有这个第三者。 四、问答题 1、自己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模糊性。它会影响交际吗?为什么?

模糊性——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大致有一个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词义中有一部分是具有模糊性的。 也有一部分并不具有模糊性。 此外, 还有大量的科技术语, 也都是精确的。 词组和句子中也有一部分的意义是模糊的。 原因在于现实现象是复杂的而且 往往是连续的,用离散的语言单位“词”对这种现实现象的切分也只能是大致的,不可能做 到丁是丁,卯是卯。比如,我们在说“张三个子高。 ”时,高是一个大致的范围, ,如果要求 词义非得像术语那样丁是丁,卯是卯,身高六尺三寸才能说“个子高” ,六尺二寸就不行, 年满六十才能说“老” ,五十九岁半就不行,那交际就难以进行了。 语义的模糊性不会影响交际,反而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虽然词义具有模糊性,但词义所 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中心和典型是较清楚的。 语言中的词义能被人理解。 高在中国人中, 1 米八以上绝对算高了,1。6 米肯定是矮子,至于 1。75 米那就见仁见智了。

2、就你熟悉的语言各举一例说明什么是隐喻和转喻。

词义派生的两种方式 转喻:转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 (相关性) 整体?部分:西瓜(植物) →果实 物品?使用者:便衣(服装) →军人、警察 行为?行为发出者:编辑(动作) → 人 工具?活动:saw(锯子) →锯(动作) 材料?产品:iron (铁) →熨斗 产地?产品:茅台→酒 隐喻:隐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 (相似性) 指甲、 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 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

25

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包袱→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使人感觉重 老古董→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陈旧过时 nose →the narrow or pointed front end of something(事物的突出部分):面部最突出 的部位

3、“动程”可以区分为哪几个类型,为什么?

“动程”可分为如下最基本的大类: (1)猴子玩苹果/他跑了/我送了小李一本书(动作) (2)花很红/眼晴大大的/冰化了(性质/状态) (3)惨案震惊了世界(使动)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一、

知识题 )文、

1、 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 甲骨 文、 (苏美尔)文、 (玛雅 )文、 (古埃及)文等。

2、 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 象形) 、 指事 ) 、 会意 ) ( ( 、 ( 形声 )(转注)(假借 ) 、 、 。 3、 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 ) 、泪( 会意 ) 、拖( 形

声 ) 、刃( 指事 ) 、其( “其中”的“其” (假借 ) 。 ) 4、 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

二、思考题 1、 文字和图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成为文字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图画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 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 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 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为 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

26

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 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 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 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 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 此不同。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 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 既然所有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 别? 语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音 义结合体。语言的语音层面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音位、音节、音步等等,它们 是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文字是形体符号的系统,它也有大小不同的单位―大小 不同的形体单元。 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比如汉文中的“方块字”和英文中的“ (文字)词” 。汉文中的“字”以一个方块 的形体出现,几乎都对应于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英文中的一个“词” , 以前后有空格的一串字母的形体出现,对应于英语的音义结合体―词。 从这一级文字单位来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是无所谓表音文字或意音文字的 区别的,因为这一级单位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 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相对应的那一级文字单位(字或文字词), 还可以拆分为更 小的形体单元。比如,英文的词可拆分

为“字母” ,汉文的方块字可拆分为“字 元”(传统称为“偏旁”“部首”),我们把所有文字的最小单元统称为“字符” 、 。 从字符的层级上看它们所对应的语言项,不同的文字的差异十分明显。英文的字 符只与英语的音有关系,而与英语语词的意义无关。汉文的字符则有的与语素的 意义有关,有的与语素的音有关。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 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3、 表音文字又可分为哪几种重要的类型?世界上存在单纯的表意文字吗? 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 ,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

27

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可以分为: 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 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辅音文字: 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 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 如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本的假名。 4、 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些共同特点? 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 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和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早 期的自源文字都是不完善的意音文字,字形的象形程度也都很高。早期古苏美尔 文、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中都有很多跟实物形体相像的图形,用来表示现实中 某些常见的事物。由于与现实事物有相似性联系,所以这几种古文字有不少形体 十分相似,形体与语言音义结合的方式也不出我国传统文字学所说“六书”中的 象形、会意、指事、假借、形声这五种。 这几种古文字都有大量的这些描摹外物形象的小图形。 也可以把若干个象形的小 图形放在一起,把这些小图形的意义合起来表示语言中的一个音义结合体,这就 是六书中的“会意”造字法。汉字“休”是取“人”“木”两形合起来的“人倚 、 树”形来表达“休息”之义的“休” 。 此外还可以在单个象形图形的某个部分加上一些简单的标记, 表示语言中另一个 音义结合体,这相当于“六书”中的“指事”造字法。字形与语词的声音挂钩, 因而可以念出来,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 间的联系之后, 就可以借用象形表意的形体来表示语言中另一个与之同音的音义 结合体,这相当于“六书”中的“假借”造字法。早期的这几种自源文字中都有 大量的假借字。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几种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即兼用表义(包括象形和 记号)、表音两种字符的文字。而且,在这些文字的早期,意音文字都尚不完善, 由于假借法的大量运用,使得同一形体表示数个同音

不同义的语言符号,影响了 文字的达意功能。 5、 举例说明文字对语言的适应性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 文字对语言的适应性: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所以每一种文字,无论是自源

28

的还是他源的,都有适应自己所记录语言的内在发展动力。例如,汉字之所 以长期停留在方块字的阶段,与汉语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汉语的语词以单音 节占优势,没有形态变化,缺乏词缀等附加语素。这些特点有利于保持音节 —词根—形的书写体系 相对独立性:语言要求文字正确地记录它,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但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情,用什么形体去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 联系,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如英法德等语言采用拉丁字母, 而同一语言可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像朝、越等国家原来采用汉子,后换用 表音文字,这说明了文字对语言也有相对独立性。 6、 口语能否改革?书面语能否改革?文字能否改革?文字改革需要考虑哪些 因素?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其中有些符合语言的发 展规律,有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规范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 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 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而对 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 理。 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 “约定俗成”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 准。 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 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 新用法, 例如一些生造的词语,在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

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 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 7、 举例说明文字的保守性。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工具。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 的特点。如此,如果语言发生了变化,文字也应该发生变化。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因为,支配文字发展的条件与语言发展的条件不完全相同。 书写的工具和材料,方言的分歧,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文化历史传统的强大力 量,等等,都可以影响文字的发展。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因此笔 画细瘦,金文是浇铸而成的,所以笔画肥大厚实。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文字发展 变化剧烈,各国流行的新颖字体不断出现。这些字体大多是因草率的笔法固定

29

而形成的所谓俗体。这些俗体或俭省笔画,或增添笔画。俭省者多于增添者。 俭省或增添所形成的字体,多在某一国某一地区通行。这就形成文

字异形。秦 灭六国以后,派人对文字进行整理,汉字的字形又统一起来。汉字有些字有很 多异体,这和封建社会文人崇古的社会心理造成。所以,跟语言相比,文字有 很大的保守性,语言社会一旦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书写形式,它就不会轻易起变 化。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汉语的语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字形却没有改 变。 (篆、隶、草、行、楷是书体的演变,字本身没有变化) 。语言可以死亡,记 录它的文字可以存在。 一种文字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 可以对别的语言产生作用, 如汉字于之于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等。

8、 什么是书面语?书面语跟口语是什么关系?书面语跟文字是什么关系?

书面语就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 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书面语和口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 :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二者有共同的语音、词 汇、语法系统。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1、口语是“耳治、口治”的,而书面语是“手治、目治”的,即口

语是说的和听的,而书面语是写的和看的。 2.口语用词范围比较窄,句子比较简单,可以 有重复、脱节、颠倒等现象;书面语用词的范围大,句子结构比较复杂,讲究简洁、结构紧 凑、连贯照应等。3. 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口语随社会的变化而不停地变化, 书面语并不即时地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固性。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文字是记录书面语的工具,是体现书 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书面语和文字虽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文字本身不是书面语,书 面语也不是文字。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上应该和口语一致。但是,在一定的历史 条件下也会产生书面语和口语脱节的现象。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 (1)人们只能听到同时代的人讲话,难以听到早一时期的人讲话。这样就促进 了口语的演变。而书面语则不同,人们不仅能够看到同时代的书面语,也能看到 早一时期的书面语,因此,口语中已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中可以

30

继续保留。 (2)宗教经典、法律条文的权威性让人不敢轻易改动其中的字句,文、史、哲 名著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因此,在书面语的保守力量比较强的条件下,容易造成 书面语和口语的脱节。

9、 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所以两者 基本上是一致的。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 甚至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这就 给口语和书面语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使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说话的时候,除 了联词成句以外,还可以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身势 等伴随的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情景。 口头交际讲求效率, 有这么多的条件可以利用, 所以口语的用同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32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