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
→ mi ou? ts?y? ? → ts? i ? ?y??
①是顺同化。上字鼻尾韵,下字声母是[p]、[ph]的,受到鼻音[?]的影响变成了 鼻音[m]。 ②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t]变成[l]。从清塞音变为浊连音,弱化。 ③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是[k],变为[? ]。脱落 ④上字鼻尾韵,下字是[ts]、[tsh]的变成[?]。从塞擦音变为擦音,弱化。
三、思考题 1、音位与音素的区别和联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二者存在区别。 A.划分的依据不同:音素是根据语音的物理、生理等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音 位主要是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看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同一个音素, 只须看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等是否相同, 而看两个语音形式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 除了看它们的自然属性,更主要的是看它们的社会属性,看它们是否能区分不同 的语言符号。 B.音素是属于所有语言的,音位是属于个别语言或方言的。音素是从自然属性 出发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 不同的语言中的同一个音素, 其自然属性都是相同的。 而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按社会习惯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单位, 因 而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 C.数量上不同。一般来讲,一个语言的音素的数量要比音位的数量大得多。一 个语言的音位,经过归纳,一般都在几十个。而一个语言里实际所包含的音素是 很多的,其数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二者也存在着联系。一般来讲,音位和音素有着集体和个体的关系。一个音位往 往包括几个不同的音素。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就包括[a] [?] [A] [?] 四个不同的音素。
12
2、怎样找出一个语言或方言的音位。 在归纳音位的时候,要进行对比,看看不同的音素是否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 何检查一个音素是否能区别意义的呢?采用三种具体方法: 1)减除法:在具体的语言中,如果把词中的一个音素减掉,词义就发生变化, 减掉的音素就是音位。例如,汉语的[mao35] (毛) ,如果去掉[m] ,就会变成 [ao35] (熬) ,意义就发生了变化, [m]就是音位。由于它的存在,把“毛”和 “熬”区别开来。 2)添加法:如果一个词加上一个音素,词义就发生变化,则加上的这个音素也 是音位。例如,英语中,desk[desk] ,加上-s[s],形成 desks[desks] , ,前 者是单数,后者是复数,意义发生了变化,则加上的[s]就是音位。 3)替换法:如果词中的某一个音素被换成另一个音素,词义就发生了变化, 则所换的音素就是另外一个音位。例如,英语的“sky” [skai] (天空)中的“k” 换成“sly” [slai] (狡猾的) ,意思就发生了变化,则/l/就是一个与/k/不同的 音位。 如果换了一个音, 这个音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则不是音位。 例如, [skai] 把 换成[sk?ai],虽然听上去不顺耳,但是不改变意义,因此[k?]不是另外一 个音位。
3、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平行对称性特点的关系。 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关系密切相关。 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 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 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 A B C /m/ /n/ /l/ D
1/p/ /p?/ 2/t/ /t?/
1 行是双唇聚合群,2 行是舌尖前聚合群,A 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B 列是送 气清塞音聚合群,C 列是浊鼻音聚合群,D 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 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
13
在这个矩阵中,A,B,C 三列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为双 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共同的语音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 里/p/,/p?/,/m/都不能和撮口呼组合。 和双向聚合群的音位结构相比,像/l/的这样的音位就显得很孤单,就只能与 /t/,/t?/,/n/构成舌尖前聚合群,因而我们将其称为单向聚合。 区分双向的聚合和单向的聚合,有利于分析音位的系统性,也有利于说明语音的 演变。一般说来,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发生演变时会引起同一聚合群中其他音 位的演变,而处于单向聚合中的音位的变化一般不会波及其他的音位。
4、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组合,聚合两轴的关系 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 依靠某些特征相互区别。又依靠某些特征相互联系,聚合成群。同一聚合中的音 位,根据音位的系统性特点,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例如:如现代汉语中的 双唇音都可以作声母, 作声母都可以和开口呼、 齐齿呼相拼, 合口呼只和 u 相拼, 不和撮口呼相拼, 但实际上,在平行、对称的系统中常常会出现不平行、不对称的现象。 (参上题 答案) 第四章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内部曲折—— 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元音或辅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 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 如英语的所谓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 示形态变化。 格—— 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 性—— 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欧洲的许多 语言中都有。 语 法14
屈折词缀—— 黏附在词的后面,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的词缀。 黏着语素 ——不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 黏着语素。 体—— 体(aspect)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 ,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 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 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时(tense)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 往以说话的时间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 词法——语素组合在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称词法。 二、填空 1、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 (态)和( 式 ) 。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 3、在 workers 中,worker 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 。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 、 、 综语 ) 。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 。 6、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 ) 。 7、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 。 8、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性、格、 (数) 。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支配式)“跑的很快” , 属于(补充式 )“马上出发”属于(偏正式)“火山爆发”属于(主谓式) , , 。 10、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构词)词缀。 11、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列之外,还有(形态的一致性配合) 和(虚词) 。 三、单项选择 1、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 ) A.大学、人民、 (英)reader C.瓶子、教室、 (英)unhappy B.劳动、阿姨、(英)railway D.道路、材料、 (英)classroom )和(复
2、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A ) A.阳光充足 B.已经开始 15
C.调查研究 D.工人和农民
3、以下关于句法变换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句子之间的关系 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 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 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义 4、区分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C) A.意义 B、形态变化 C、句法功能 D、语言的类型特点 ) D.语素
5、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花儿”是( A .单纯词 B .派生词 C.复合词 6、分析以下 Michoacan nokali—my house ikali—his house Aztec 语中的一些词以及英语翻译。
nokalimes-- my houses mokali—your house kalimes--houses
如果表示 friend 的词是 mahkwa,表示 my friends 的词应该是(E ) A.nomahkwa D.momahkwaes 四、分析题 1、用变换的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支持的是王书记 我们支持是王书记(王书记是受事) 支持我们的是王书记(王书记是施事) B. mahkwas C.momahkwames
E.nomahkwames
3、请为下面的句子画出句法结构树形图。 他 | 主|| |动 | |状 > 希望 将来 谓语 宾 中 | 动|宾 S 研究 语言学。 | | | |
16 NP VP V ADVP ADV VP
N 他 希望 将来 V 研究 N 语言学。
5、分析以下句子中所体现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位置 A 张三 例子 妈妈 学生 主 名词 B 去过 洗了 举着 谓 动词 C 北京。 衣服。 标语。 宾 名词
处于 A 位置和 C 位置的都是名词,分别作主语和宾语.处于 B 位置的是动词,作谓 语.在每个句子中,B 和 C 先组合成动宾结构,再和 A 组合成主谓结构. 五、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句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递归性和句法结构的层次性有什 么关系? “递归性” 是数学和数理逻辑的一个基本术语。 它被引入到语言学中, 指的是 “重 复使用同一条规则以便生成无限的新语句和无限长(在理论上可能的)的句子” 的功能。也有人解释为“有限规则的无限应用” 。 同样的语法结构可以层层嵌套, 同一条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 的混乱。递归性两种表现形式: 表现 1:套合:从初始结构开始,自始至终重复运用同一条语法规则。例如: (玫瑰)花————(院子里的)玫瑰花 ——(张三)院子里的玫瑰花 ——(在化工厂工作的)张三院子里的玫瑰花
17 ? ?
This is the dog.——This is the dog that chased the cat.—— This is the dog that chased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表现 2:联合:同一条语法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上间隔的重复使用。例如: ? ? 你去,我去,还是他去? “鸦鹊鹊,肚下白,打下请︱老伯,老伯‖耳朵聋,请︱裁缝,裁缝‖ 手脚慢,请︱老板,?? 组合的层次性从表面上看, 句子是一个接一个的词组成的线性符号序列, 实际上, 它的内部组织是有层次的。 语言中的句子,不管多么复杂,都是基本结构一层 层套起来的组成的。 递归性可以是同样的语法结构层层嵌套,造成的是成分的扩展,层次的增多,而 同一规则的的重复使用,并不能增加语言结构的层次,只是使同一层次的并列成 分增多了。 2、汉语名词名词没有性数格等形态变化,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办法给汉语名词 分出语法上的小类?请尝试给出一种分类,并说明理由。 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有三个,1、形态标准 2、意义标准 3、句法功能标准 形态标准包括构形形态(例如重叠; )和构词形态(例如词缀。 )印欧语系的语 言形态变化丰富,具有相同形态变化的词功能往往也相同,可以以形态作为划分 词类的标准。如可以加-ed 的都是动词。 意义标准把语法意义相同的词划成一类。语法意义是指词所具有的抽象、概括的 意义,如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归为名词。不管是印欧语系的语言还是汉语都可以从 意义上进行归类,只不过意义不能作为唯一标准。因为有些词汇意义接近的词语 法功能却并不相同。如“忽然”和“突然” ,两个都可以作状语,但“突然”除 作状语外还可以作谓语作定语,是形容词, “ 忽然”则只能作状语是副词。
句法功能标准包括两个方面(1)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包括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
合能力。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2)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划分词类最根本的标准是分布,就是指语法单位所能出现、不能出现的所有组合 位置的总和,具体说指,能够充当什么句法成分,能与什么性质的词组合等。这 种“活动能力”就叫做语法分布。凡是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它们的
18
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归为一类。 汉语名词不能从形态上进行归类,分布上名词都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少数名词如 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还可以直接作状语,一般的名词前不能加“不”或者“很” (不人不鬼、不男不女除外)一般名词都可以接受物量词的修饰,不接受动量词 的修饰。给名词分类主要依据的是意义,可分类如下: ①人的名称:人 ②处所名称:上海 ③时间名词:夏天 ④方位名词:上面 厂长 故宫 今天 中间 大夫 作家 沈阳 早晨 东南 电脑 和平 亚洲 上午 左边 苹果 文化 科学 愿望 理想 儿童 老人 教师
⑤具体事物的名称:钢笔 ⑥抽象事物的名称:观点
3、与英语对比,举例说说汉语语素的特点。 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是由词根构成的。古代汉语一个语素一个音节,一般 一个语素就是一个词,后来为了弥补语音系统的简化,汉语逐渐用复音词来取代 单音节词,复音词从中古开始在汉语中占据优势地位,原来的单音语很多都转化 为单音节语素,汉语中单音语素占多数,复音语素多半是联绵词、叠音词或外来 词。 汉语语素的组合能力很强,绝大部分语素是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和别 的语素组合成词。 但有一部分原来在古代可以独立成词的自由语素到了现代汉语 中发展成需要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黏着语素。如“民” “粹” “律”等。 汉语中的语素都是成词语素,缺少变词语素,基本没有什么形态变化。而英语中 变词语素很多,像”ed” ”ing” ”s”等都是动词后可加的。形容词、副词、名词 也都有专门的变词语素。 汉语中的语素有一些从名词发展来的派生语素,如“阿、老、子、儿、头”等, 但数目很少,所以汉语中的合在词以复合的居多,派生词较英语少得多。 汉语中同音语素很多,英语中也有同音语素,但数目较少。而且汉语中复音语素 也有同音的,英语则基本没有。 4、结合具体语言事实说说如何区分词和短语。 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19
短语是两个或以上的实词的组合,是大于词而小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短语又是由词构成的。 三者密切联系, 又有互相区别的界限。 词和短语的区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 从语法结构上看,词具有现成性和定型性;短语则具有临时性和可扩展性。 词不论其音节多少, 结构如何, 都是作为一种现成的单一性的单位而用于造句的。 短语则不然,它是临时组合的,且能够扩展。句法的规律只能作用于短语,不能 作用于词的内部。例如: “新工人”可以扩展为“新的工人”“新的女工人”“光 、 , 荣、伟大”可以扩展为“光荣而伟大”“光荣和伟大” 、 。但“工人”却不可以扩 展为“工的人” “工的女人” “光荣” “伟大”同样不可以扩展为“光和荣” 、 , 、 、 “伟而大” 。 二、 从声音形式方面来看,词的内部不容许停顿,而短语的内部则可以停顿。 试比较一 下作为词的“东西” (指物件)和作为短语的“东西” (指东边和西边) 。前者的 读音(dōngxi)结构是固定的, “西”读轻声,中间不停顿。而后者中的“西” 不读轻声,语法结构也不很固定,中间允许停顿,也可以说成“东和西” 。所以 说像“木箱儿”“胶轮儿”是词,而“木头箱子”“胶皮轮子”是短语; 、 、 “支书” 、 “共青团”是词,而“支部书记”“共青团员”则是短语。 、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插入扩展法” 。 如果一个语言单位插入别的语言单位使它扩展后,不改变原来的意义,这个语言 单位就 不是词,而是短语;如果意义改变了,或者没有意义了,就是词,而不是短语。 譬如, “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中的“红花”“绿叶”就可以插入“的”或 、 “颜色的” ,扩展成“红颜色的花”“绿颜色的叶” 、 ,意义没有发生变化,这句话 中的“红花”和“绿叶”就是短语。而“红花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中的“红花” , 如果插入“颜色
的” ,意义就变了,所以这句话中的“红花”是词,而不是短语。 同样的道理,作为一种工具名称的“拉手”是词,而表示一种动作的“拉手”则 是短语。
20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一、名词解释 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
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多义词——
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 如“跑”
就具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逃走”、 〈方〉“走”、“为某种事 务而奔走”、“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等六项 互相有联系但又各不相同的意义,是多义词。
反义词——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现
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 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 反义词两种。 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对或相 反就可以了。
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焦点—— 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从
信息的角度看, 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 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 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
情态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看法”的范畴。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 、 性”“必要性”等方面。 、
语气——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指的是句子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人 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言语行为—— 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 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像打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 “说话” 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产生某种效力的目标, 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 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层次 上的意义。从这一视角对语言意义的关注称为言语行为研究。
21
二、填空 1、 一般性 ) 、 ( ( 模糊性
)、 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
2、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 那项意义叫( 中心意义)。汉语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陈旧的”等意 、 、 义,其中, “年纪大”是( 本义 ),其余的是(派生意义)。 三、分析题 2、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父亲——爸爸 得到——获得 语体色体不同,父亲是书面语体,爸爸是口语语体 感情色彩不同, “得到”是中性词,“获得”是通过努力得到好 ,
的结果,是褒义词。 眼红——嫉妒 秘密——绝密 语体色体不同,嫉妒是书面语体,眼红是口语语体 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轻,绝密重。
3、收集汉语“烹调类”单音节动词,用一组语义特征描写它们的词义。 蒸、煮、烹、煎、烤、烘、煨、炸、煸、爆 用水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