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老年医护篇11.2标记修改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与我共老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老年护理与康复服务 第一章 护理篇 1.1人口老龄化与老龄化社会

学习目标:

■ 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概念 ■ 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思考点:

■ 如何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

1.1.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影响老龄人口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生命科学的一种发展和进步,意味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概念

1.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较高的一种发展趋势。

2.老龄化社会:是指人口老龄化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一般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的7%或60岁及以上占人口比例的10%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

3.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又称老年人口比例。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指标,即在某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构成中,老年人口数占总人

口数的比例。

4.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人口儿童数之比,可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5.年龄中位数:指按年龄自然顺序所排列的总人口构成一个连续的变量数列,而年龄变量数列的中间值,即为年龄中位数。

6.长寿水平:即80岁以上人口数与60岁以上人口数之比。长寿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医疗卫生保健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保健服务水平的高低。目前发达国家的长寿水平已达20%~25%。

7.平均期望寿命:即某一地区或国家总人口的平均生存年限,是指出生婴儿在今后一生中可能存活的岁数。

8.健康期望寿命:是指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是老年人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也就是在健康状况下的期望寿命。

9.健康老龄化:是指在老龄化社会中,多数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健康状态,同时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健康老龄化有两层涵义:一是个体的健康老龄化;二是群体的健康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外延包括老年人个体健康、老年人群体健康与人文环境健康三个部分。

10.积极老龄化:2002年马德里国际老龄大会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它把健康、保障和参与看成三位一体,强调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性。积极老龄化强调个体应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物,保持老年人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关注个体的健康状况,

使个体进入老年期后还能尽量长时间地保持健康和生活自理。

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必须从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开展健康老年人的研究,加强老年病的研究,重视老年医学和护理教育,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老年群体的力量,使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1.1.2.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WHO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制定了人口老龄化标准,即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时,该国家(地区)即成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达到这个标准的社会即成为老龄化社会。

中国从1999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老年人口基数大: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

2.老年人口增长快:中国老年人口将长时期保持较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到2049年,中国老人将占总人口的31%,近4亿老人。

3.老龄化优于工业化: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状态。

1.2.老化的相关理论

学习目标:

■ 了解老化的各家学说 思考点:

■ 如何利用老化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护理服务 1.2.1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老化或衰老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及机体功能的逐渐丧失。科学家根据各自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种种关于老化的学说或理论,但没有一种学说可以阐述人体老化的机制。它可分为两类:随机老化理论和非随机老化理论。 随机老化理论

随机老化理论认为老化的发生是随机损伤积累的过程。其代表主要有体细胞突变理论、分子交联理论和自由基理论等。

1.体细胞突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在于体细胞会发生自发性突变,随后继续分裂直至功能失调完全丧失。但尚未得到有效的证据支持。

2.分子交联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时间推移及年龄增长,由于机体长期暴露,生物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核酸会形成交联,最终会导致组织的弹力下降,僵硬度增加(如血管硬化)。它可解释老年人为什么会发生皮肤松弛和动脉粥样硬化。

3.自由基理论: 该理论认为衰老是由于自由基损伤机体所致。机体存

在相应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以保证清洁过多的自由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减退,造成自由基堆积而产生氧化应激损伤,引起功能障碍,最后促进机体老化与死亡。 非随机老化理论

非随机老化理论认为与年龄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变化都是受基因程控的,其代表主要有神经内分泌理论、免疫理论、基因程控理论以及端粒-端粒酶假说等。

1.神经内分泌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体完成其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一系列过程。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这些改变影响了功能及多种代谢,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及机体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衰老和死亡。

2.免疫理论: 该理论认为,老化过程的基础就是免疫系统的逐渐下降,其主要依据是:①老化过程中功能降低。②自身免疫在导致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老化过程中T细胞不能有效抑制B细胞,导致自身抗体产生过多,使机体不能准确识别自己和非己,从而诱发一些严重疾病,加剧组织的老化。

3.基因程控理论: 该理论认为生物体的老化是在基因控制下,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它常用来解释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寿命。尽管高等动物的衰老与各种病理情况的积累有关,但部分也受到遗传的控制。

4.端粒-端粒酶假说: 该假说认为,细胞在每次分裂过程中由于DNA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老年医护篇11.2标记修改版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老年医护篇11.2标记修改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38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