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3、消防器材的管理
(1)必须在井上、下设臵消防材料库,并遵守下列规定:
①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
②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在每一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中,并应装备消防列车。
③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不得挪作他用。
(二)内因火灾预防措施 1、减少各种发火隐患:
(1)开采技术方面:正确选择矿井扩刷方式,合理布臵工作面;正确选择开采程序。
(2)通风技术方面: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正确设臵控制风流的设施,采取均压防火措施,加强通风防火管理。
2、及时预测预报:掌握自然发火预兆,及时进行发火预测预报,把自然发火消灭在萌芽阶段。
3、及时处理: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减少自然发火的几率。及时充填煤巷渣、及时处理高温度等。
四、水灾事故预防措施
(1)生产技术科必须查清矿区附近地表的充水情况,疏水能力及有关
46
水利工程情况,结合矿区采掘布臵与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建立疏水、防水、排水系统。
(2)对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及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渠疏通水路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
(3)各种防水煤柱应根据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附存条件、开掘时围岩性质及移动特征等因素,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规定留设。
(4)对于河沟内的地表塌陷,要及时进行充填,防止大量洪水灌入井下,造成水灾事故。
(5)机电科在雨季来临之前要牵头组织对井下排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排水设施完好,每年进行一次联合试运转。
(6)安全科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定期对各斜井详细检查一遍,发现隐患,调度室要及时安排队组进行维护,确保各斜井安全通道的畅通。
(7)生产技术科要加强对周边煤矿的检查工作,准确掌握周边煤矿的生产动态,防止工作面与周边煤矿贯通。
五、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1、坚持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活矸、活岩。
2、工作面必须及时支护,严格控制控顶距,严禁空顶作业。 3、当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必须“短掘短进”, 严格掌握炮眼深度和装药量,控制暴露面积,并根据情况加密锚杆、锚索支护。
4、金属网必须按规定压茬搭接,搭接边宽不得少于100mm,并必须及时
47
绑联好。
5、喷浆支护必须按规定配比拌料,及时喷浆,保证喷浆支护厚度不小于100mm,强度不低于C20。
第十二章 避灾路线、附图及规程贯彻
一、避灾线路
1、当井下或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所有人员必须迅速沿工作面撤出并迎着风流出井,处在回风侧的人员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可通过最近的联络贯进入进风巷,通过联络贯时,必须随手关闭风门,具体路线如下:
工作面 → 东采区轨道巷→北轨道巷 → 安全出口联巷 →安全出口斜井北联络巷 → 安全出口斜井 → 地面 。
2、当井下或工作面发生冒顶或透水事故时,工作面人员应迅速沿下列路线躲避至安全地点后出井。
工作面 → 东采区轨道巷→北轨道巷 → 安全出口联巷 →安全出口斜井北联络巷 → 安全出口斜井 → 地面 。
当不能及时撤至安全地点(或出井)时,应就近寻找高处暂避,并定时敲打轨道或管道,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二、井下避难硐室
当以上避灾路线不通或因事故遭到破坏不能按避灾路线避灾时,人员要迅速进入东轨道巷永久避难硐室避灾;进入东轨道巷永久避难硐室避灾要遵守避难硐室规定,并及时向矿调度报告,尽力开展好自救互救工作,
48
等待救援。
三、避灾路线图(见附图12) 四、规程贯彻
本规程经审批后要连同审批意见一同向员工贯彻学习;在贯彻本规程同时还要贯彻《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种操作规程》及煤炭行业相关规定;本规程与《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种操作规程》及煤炭行业相关规定有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施工条件、工作面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制定相应补充。
49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扩巷作业规程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