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路基横坡
行车道和硬路肩为2%,土路肩为4%。超高路段应根据不同曲线半径采用相应的路拱坡度。
4、路基排水与防护
老路大部分边沟淤塞丧失功能,雨季地面水对路基路面冲刷破坏影响大。由于路线经过地区雨量充沛,暴雨强度较大,为防止路基水毁、边坡冲蚀,路基坡脚设置贯通的浆砌排水沟及边沟,以确保排水畅通。同时,在每隔一定距离将边沟水引入附近水系中;当挖方边坡较高时,设置浆砌片石截水沟,以防边坡冲蚀失稳。路基处于特别潮湿地段时,应设置纵横向盲沟或透水层,利用由PVC管组成的网络排水系统,将渗入路堤内的雨水排出路基外,出水口应与路堤排水沟一道防护。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除应将危害路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路基范围以外,还应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5、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实验标准进行路基压实度控制及测评。
2.4.2. 路面工程
由于本项目地处丽江旅游区,从公路的实用性、经济性等并考虑建设工期短的特殊要求,其路面结构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面结构组成及材料组成: 4.0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型)+ 7.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0.6cm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 35.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 17~21cm级配碎石底基层。
2.4.3. 桥涵工程
全线共设大、中桥73座,其中桥型为T型梁桥有3座,分别为K1+350、K2+820、K43+500;其余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小桥及通道25处;涵洞共256道,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其中路基宽B=8.5m的共66道,其余190道为路基宽B=10m。
2.4.4.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为保证发挥公路快速、安全、高效的功能,沿线均设置符合标准的各种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及养护管理等系统,特别在陡坡、急弯、转弯半径小、平交、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8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过村庄等地段,应设置相应标志,诱导车辆安全行驶。拟建公路不设置收费站。
2.4.5. 交叉工程
为连接沿线村镇及自然村等,并考虑远景规划,区域路网配合,方便沿线村镇农民的出行,在路线与村道交叉处设置了平面交叉工程共25处,其中T型交叉15处、Y型交叉4处、十字交叉6处,并设置相应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
2.5. 项目投资
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205366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095.6万元。
2.6. 施工进度
本工程2010年1月开工,2012年12月底建成通车,建设期24个月。
2.7. 工程分析
2.7.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噪声源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会辐射出强烈的噪声,对工程区附近居民、学校产生影响。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机械主要有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摊铺机、发电机、运输车辆等,这些机械的噪声值在76~98dB间。
(2)大气污染 ①施工粉尘
路基施工中由于挖土、填土、推土及搬运泥土和水泥、石灰等的装卸、运输、搅拌过程中有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道路施工时运送物料的汽车引起道路扬尘污染;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引起扬尘污染;尤其在风速较大、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
②运输扬尘
运送施工材料、设备、土方的车辆,沿途散落以及带来的路面扬尘,对运输沿线居民的造成污染。
③沥青烟气
路面施工中沥青熬制、拌和和铺摊过程产生的沥青烟将对环境空气产生影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9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响。苯并(a)芘和烃类是沥青烟中的主要污染物。据调查,拟建公路建设中沥青拌和方式多为站拌,据国内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实测结果,公路集中沥青拌和站场界下风向苯并(a)芘监测日均浓度在0.13×10-3-2.11×10-3μg/m3,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质量标准》中0.008μg/m3标准,但下风向苯并(a)芘浓度均高于对照点浓度。
(3)水污染源
施工场地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拌合场和预制场的生产废水。该部分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转筒和料罐的冲洗,废水排放具有悬浮物浓度高、水量小、间歇集中排放等特点。
公路施工过程中大量施工人员进入,排放的生活污水将对水环境产生影响。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Cr、NH3-N、动植物油等。
桥涵施工中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等将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水中桥墩的施工将会增加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此外,灌桩出浆和钻渣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施工下游河道的淤塞和水质降低,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
①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排放
公路施工过程中大量施工人员进入,排放的生活垃圾将对生态环境、水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施工期24个月,按施工期施工人数为600人/日计,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算,则施工期平均每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3t,公路建设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216t。项目建设过程中靠近周边村庄的一般租用当地民房作为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与村庄生活垃圾一同外排。但部分施工营地距离村庄较远的可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配备清扫人员,定期清运到就近的弃渣场进行简易填埋处理。
②土石方
公路在路基、边坡施工过程中产生挖方880万m3(自然方,下同),其中开挖土方481.6m3,石方450.0万m3,回填土石方235m3,产生废弃土石方645万m3,运往规划弃渣场。
2.7.2.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营运期公路施工已经完成,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已经撤出,被施工破坏的场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0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已经恢复,公路上车辆通行将是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1)交通噪声
营运期车辆行驶时各车型的平均辐射声级,见表2-3。
表 2-3 车辆行驶时的各车型平均辐射声级
路段 永胜至战河路段 车型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小型车 战河至宁蒗路段 中型车 大型车 辐射声级LOi(dB) 68.2 69.7 72.1 74.4 78.9 83.1 (2)汽车尾气
不同车流状况下汽车尾气污染物中NO2的排放强度,见表2-4。
表 2-4 不同车流状况下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强度
路段 永胜至战河路段 特征年份 2012 2018 2026 2012 2018 2026 单位:mg/m.s NO2 0.13 0.10 0.16 0.14 0.12 0.17 战河至宁蒗路段
(3)路面径流
公路桥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油和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国内一些高速公路的监测实验结果也相差较远,长安大学曾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在西安~三原公路上形成桥面径流,在车流量和降雨量已知的情况下,降雨历时一小时,降雨强度为81.6mm,在一小时内按不同时间采集水样,测定结果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降雨近期到形成桥面径流的30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30分钟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雨水中生化需氧量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稍慢,pH值相对较稳定,降雨历时40分钟后,桥面基本被冲洗干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1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桥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测定值
项目 pH SS(mg/L) BOD5(mg/L) 油(mg/L) 5~20分钟 7.0~7.8 231.42~158.22 7.34~7.30 22.30~19.74 20~40分钟 7.0~7.8 185.52~90.36 7.30~4.15 19.74~3.12 40~60分钟 7.0~7.8 90.36~18.71 4.15~1.26 3.12~0.21 平均值 7.4 100 5.08 11.25
由上表可以看出,降雨对公路附近河流造成影响的主要是降雨初期1h内形成的路面径流。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将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初期雨水。桥面径流在降雨中近期1小时内形成的污染最重,随着降雨的持续,污染程度将逐渐减轻。但是桥面径流若直接进入水体对水体水质存在一定污染。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2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建设可行性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报告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