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当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表彰时,他这样说:“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对钱老的这段话的深刻内涵的科学领悟是( C ) A.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B.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理应为全人类服务
C.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D.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14.思想道德修养的最根本方法是( A ) A.社会实践 B.闭门思过
C.博览群书 D.向榜样学习
15.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C )和基本意图。 A.心理问题 B.心理矛盾 C.心理倾向 D.实际行动
16.人生目的是指人( C )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发展 B.为什么工作 C.为什么活着 D.为什么努力
17.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 B )
A.法律具有评价和衡量人们行为的作用 B.法律具有指导和引领人们行为的作用
C.法律具有制裁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的作用
D.法律具有预料和估计人们之间将要如何行为的作用
18.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必须选择的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美好的理想是( D ) A.维护民族团结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19.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C ) A.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
B.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C.个人的创造和对社会的奉献多少 D.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否高尚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 A )
A.我国国体的规定 B.我国政体的规定
C.我国国家经济制度的规定 D.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定
练习六
1.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当代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所谓使命,是指( D ) ???
11
A.奉命出行 B.肩负重大任务和责任 C.执行任务 D.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不源于( A ) A.国家强制力 B.传统习惯 C.社会舆论 D.内心信念
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有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指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这强调说明了( B )
A.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的其他情感明显区别开来,使爱情成为特殊的“情爱” B.彼此人格上的映衬和志趣上的认同所形成的共同理想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 C.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是爱情得以长久的保障,是爱情的“试金石” D.恋爱是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者在爱情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活动
4.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流传着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主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B )的精神。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团结统一 D.爱好和平
5.甲从16岁时就有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800元 。三年后已有一万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甲自作主张花3000元买了一条金项链。父母知道后很生气,于是甲决定将该项链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我国民法有关规定,甲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 D )此答案不确定 知识点在课本219页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6.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C ) A.理想就是现实,现实就等同于理想
B.确立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7.关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不正确的表述是( B ) A.“慎独”
B.只需参加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和考试过关即可 C.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 D.积极参加职业道德的社会实践
8.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的条件是( ---) A.有证据证明行人有过错
B.有证据证明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C.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行人故意造成的 D.有证据证明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
9.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不来源于( C )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国家强制力量 D.内心信念
10.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 D )居于核心地位。
12
A.艰苦奋斗 B.自强不息 C.团结统一 D.改革创新 11.把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 )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牢固确立科学信念 C.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1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里的体现是( B) A.爱岗敬业 B.助人为乐 C.艰苦奋斗 D.夫妻和睦
13.为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弘扬( C )
A.个人主义精神 B.英雄主义精神 C.集体主义精神
D.合理利己主义精神
14.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流传着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主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B )的精神。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团结统一 D.爱好和平 15.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C ) A.爱国守法 B.团结友善 C.诚实守信 D.勤俭自强
16.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不源于( A ) A.国家强制力 B.传统习惯 C.社会舆论 D.内心信念 17.人生观的核心是( C )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 D.人生信仰
18.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 )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执法为民
1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D )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A.实践性 B.综合性 C.稳定性 D.主观性
20.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C ) A.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
B.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C.个人的创造和对社会的奉献多少 D.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否高尚
13
练习七
1.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 D ) A.把握与他人交往的原则 B.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C.讲求人际交往的方法 D.处理好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2.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不能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同时,要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体现了人际交往的( C ) A.宽容原则 B.诚信原则 C.平等原则 D.互助原则
3.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其中,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被称为( A ) A.慎独自律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积善成德的方法 D.知行统一的方法
4.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A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5.财富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贯坚持“取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将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注入了自己的专门基金会作为慈善之用。李嘉诚的财富观告诉人们( C ) A.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B.金钱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C.奉献社会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责任 D.“回报”才能更多地“索取”
6.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里的体现是( B ) A.爱岗敬业 B.助人为乐 C.艰苦奋斗 D.夫妻和睦
7.古人关于道德修养的许多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论语?学而》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就是( C ) A.闭门思过 B.知行统一 C.省察克治 D.积善成德
8.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的“做人准则”、“立人之道”的是( B ) A.爱护公物 B.诚实守信 C.文明礼貌 D.尊老爱幼
9.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被称为
14
( C )
A.道德观念 B.道德理想
C.道德品质(个人品德) D.道德行为
10.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变为节制、勇敢的人。”这说明,一个人要想形成高尚的品德,成为合乎道德的人,在自我修养中必须( D ) A.认真读书,虚心求教 B.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C.常思己过,日省己身 D.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11.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下列错误的是( D ) 此答案不确定 知识点在课本233 A.正当防卫在客观上一定造成了损害 B.正当防卫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正当防卫表面上看符合犯罪的某些客观要件 D.正当防卫行为人肯定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12.个人品德不是零碎的生活片段,而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要素的有机统一,这体现了个人品德的( C ) A.实践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主观性
13.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 C )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劳动与创造 B.索取与享受 C.自我与他人 D.贡献与索取
14.按照我国《婚姻法》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离婚只是解除夫妻关系,并不解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C.离婚后,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没有探视的权利 D.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可以协议解决 15.“价值”的构成要素有( C ) A.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B.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
C.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 D.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
1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寄存人因寄存物遗失向保管人要求赔偿的权利的诉讼时效为( C )
A.2年 B.4年 C.1年 D.20年
17. 某日,有四对男女到民政部门申请结婚登记,他们均属完全自愿,且当时均无禁止结婚的疾病。按照我国《婚姻法》有关规定,应当准予结婚的是( D ) A.某女与其表哥
B.某男20周岁,某女22周岁
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考答案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