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热力学统计物理论文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2 本文由南泠扬青柏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热和功的转化问题。于是,热力学应运而生。1798年,汤普生通过实验否定了热质的存在。德国医生、物理学家迈尔在1841-1843年间提出了热与机械运动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次提出。焦耳设计了实验测定了电热当量和热功当量,用实验确定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补充了迈尔的论证。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迈尔: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迈尔(JuliuRobert Mayer,1814~1878)1840年2月到1841年2月作为船医远航到印度尼西亚。他从船员静脉血的颜色的不同,发现体力和体热来源于食物中所含的化学能,提出如果动物体能的输入同支出是平衡的,所有这些形式的能在量上就必定守恒。他由此受到启发,去探索热和机械功的关系。他将自己的发现写成《论力的量和质的测定》一文,但他的观点缺少精确的实验论证,论文没能发表(直到1881年他逝世后才发表)。迈尔很快觉察到了这篇论文的缺陷,并且发奋进一步学习数学和物理学。1842年他发表了《论无机性质的力》的论文,表述了物理、化学过程中各种力(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迈尔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的人。但1842年发表的这篇科学杰作当时未受到重视。

1843年8月21日焦耳在英国科学协会数理组会议上宣读了《论磁电的热效应及热的机械值》论文,强调了自然界的能是等量转换、不会消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能或电磁能,总在某些地方能得到相当的热。焦耳用了近40年的时间,不懈地钻研和测定了热功当量。他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做了400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热功当量是一个普适常量,与做功方式无关。他自己1878年与1849年的测验结果相同。后来公认值是427千克重·米每千卡。这说明了焦耳不愧为真正的实验大师。他的这一实验常数,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

1847年,亥姆霍兹发表《论力的守恒》,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原理,从理论上把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原理推广到热、光、电、磁、化学反应等过程,揭示其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它们不仅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量上还有一种确定的关系。能量守恒与转化使物理学达到空前的综合与统一。将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热力学上,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1]。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3.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热力学系统的能量由三部分组成;系统整体运动的动能、系统在外场的势能和系统的热力学能。在热力学中,一般不考虑系统整体的运动的动能和系统在外场中的势能。事实上,与系统的热力学能相比,系统整体运动的动能和系统在外场中的势能的值总是很小,一般可以忽略,因此热力学系统的能量通常包括热力学能。

能量守恒定率应用于热力学系统即位理学第一定律。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实现。

3.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述

将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应用于热效应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但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仅是一种思想,它的发展应借助于数学。马克思讲过,一门科学只有达到了能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另外,数学还可给人以公理化方法,即选用少数概念和不证自明的命题作为公理,以此为出发点,层层推论,建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热力学也理应这样的发展起来。所以下一步应该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第一定律描述功与热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功和热量都不是系统状态的函数,我们应该找到一个量纲也是能量的,与系统状态有关的函数(即态函数),把它与功和热量联系起来,由此说明功和热量转换的结果其总能量还是守恒的。

在力学中,外力对系统做功,引起系统整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使系统总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外力场中的势能)发生变化。系统状态确定了,总机械能也就确定了,所以总机械能是系统状态的函数。而在热学中,煤质对系统的作用使系统内部状态发生改变,它所改变的能量发生在系统内部。

内能是系统内部所有微观粒子(例如分子、原子等)的微观的无序运动能以及总的相互作用势能两者之和。内能是状态函数,处于平衡态系统的内能是确定的。内能与系统状态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内能定理

从能量守恒原理知:系统吸热,内能应增加;外界对系统做功,内能也增加。若系统既吸热,外界又对系统做功,则内能增加应等于这两者之和。为了证明内

能是态函数,也为了能对内能做出定量的定义,先考虑一种较为简单的情况——绝热过程,即系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过程。焦耳做了各种绝热过程的实验,其结果是:一切绝热过程中使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做的功都是相等的。这一实验事实说明,系统在从同一初态变为同一末态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就被定义为内能的改变量,即理)因为

(内能定

仅与初态、末态有关,而与中间经历的是怎样的绝热过程无关,

故内能是态函数[3]。

2.2.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若将

Q,则

推广为非绝热过程,系统内能增加还可来源于从外界吸热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般表达式)

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前面已讲到,功和热量都与所经历的过程有关,它们不是态函数,但二者之和却成了仅与初末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的内能改变量了[4]。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4.1焦耳实验

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 即

(1)

这一规律称为焦耳定律,是一个很重要的定律, 它是理想气体宏观定义的两个条件之一。从微观角度很容易理解, 因为理想气体忽略分子间的作用力, 不考虑分子问的相互作用势能。在宏观理论中, 一般是通过介绍焦耳实验得到焦耳定律的。

取1摩尔气体, 由热力学关系式

可以得到

(2)

其中,和,分别为气休的摩尔内能、摩尔体积和定容摩尔热容量,T为气

休的热力学温度,为了测定气体的内能对体积的依赖关系, 焦耳曾于1845年做了如图所示的气体自由膨胀实验,容器A中充满被压缩的气体,容器B为真空,A、B相联处用一活门C隔开, 整个装置放入量热器的水中。当活门C打开后, 气体将自由膨胀充满整个容器。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实验。焦耳测量了气体膨胀前后水的平衡温度,发现水的平衡温度没有改变。这一结果说明两点, 第一,气体在膨胀过程中与水没有热量交换, 因而气体进行的是绝热自由膨胀过程;第二,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没有改变。由第一点,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绝热自由膨胀是一个等内能过程,由第二点再根据(2)式,有

即焦耳实验的结果表明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5]。 4.2热机

18世纪第一台蒸汽机问世后,经过许多人的改进,特别是纽科门和瓦特的工作,使蒸汽机成为普遍适用于工业的万能原动机,但其效率却一直很低,只有3%5%左右,95%以上的热量都未被利用。其他热机的效率也普遍不高,譬如:液体燃料火箭效率48%,柴油机效率37%,汽油机效率25%等等。 4.3热力学可用于各种热量的计算 加热或冷却 压缩或膨胀 蒸发或冷凝

新陈代谢或反映的能量和功

总结

本文阐述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率的发展和应用,科学的证明第一类永动机的不可实现性,为各种实际应用给出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35. [2]秦允豪.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7—118

[3]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3—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热力学统计物理论文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热力学统计物理论文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44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