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
认识和借鉴的建议
如皋市技工学校 田晓健
摘要:笔者通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和考察,对其特有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如何借鉴“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 南洋理工学院 教学工厂 认识 借鉴 建议
2011年5月23至6月18日,本人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江苏省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师赴新培训班”,有机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学习和考察,对其独特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印象深刻。这种将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近年来的特有职业技术教学模式,并成功地运用此模式培养出深受企业青睐的技术人才。本文将介绍笔者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技工教育中借鉴“教学工厂”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起源与优点。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是在借鉴“教学医院”的模式发展而成的,是“教学医院”对工程教育的延伸。南洋理工学院在教育研究中发现,医学院在教学中为了能培养合格的医护人才,医学院成功地采用了“教学医院”作为教学媒体,在“教学医院”中教师、医生、学生的相互关系如下图1所示:
(E) 医院 医学系 临床实兼职教授 学生 大学 学科 病人护理与 医疗病例 医生 / 医疗 学生导师 咨询专家(D) 教 兼职医疗咨询专家 / 专科医生 (C) 图1 (B)
(A) 1
在上述“教学医院”的关系体系中可见:医学院的教师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医院的兼职医生,而医院的医生在这个体系中又兼职为学生的导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跟随老师学习专业理论,又跟随医生进行临床实习。通过这样的教学医院培养出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时就能进入医院成为一名合格的初级医生。因此,南洋理工学院的林院长认为借鉴“教学医院”的理念,将“教学医院”的教学理念延升到工程教育中,会有助于培养合格的专技人才,并提出了如下“教学工厂”的模式(图2):
项目开发 (E) /工企业厂 工程系 学生兼职讲师 企业 项目 项目导师 工程师 工程 学科 (D) 项目导师 讲师 (B) 图2 (C) (A)
由于工厂企业不能像医院一样,某一所单独的工厂其综合技术往往不能满足理工学院的需求。因此南洋理工学院在发展“教学工厂”教学模式中,不是在工厂中设立教学基地,而是将工厂的实际环境引入到了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在教学环节内营造企业实践环节,并将两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实施以学校为主体并在现有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教学工厂” 模式,其教学关系如下图3所示:
(E) 学生项目开发 程学科 讲师/ 工程师 企业项目 图3
(融合 ) 项目开发 (C + D) ( A + B)
2
从上述关系图中可知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将工厂企业的实验室、科技开发室引入学院,以“企业项目”作为“教学”与“工厂”链接链。教师兼职于导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责任,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企业项目开发的参与者,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企业项目。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有如下优点:
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完善和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即学即用,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便于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教学中学生既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又是项目任务的参加者和具体执行者。为完成任务项目的总体目标,他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全力作协才能完成项目任务。所以通过项目,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推动学院的有关培训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挂钩,推动学校的专业、课程能跟上企业科技的进步的要求,实现与时俱进的目的。
4、是提高学院科技综合能力以及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教学工厂”的项目教学中,教师通过接触实际的企业项目更新知识,企业工程师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提升教师水平的目的。
5、有效地促进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使学院成为企业人才基地,企业产品科技中心,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二、“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和实施的环境。
“企业项目”是“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所在,“企业项目”是“教学工厂”教学模式中教学、实习的载体。是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结合点。能否在教学实践中顺利实施“教学工厂”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项目并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成功完成项目是“教学工厂”的核心,南洋理工学院通过“模拟项目”的设计和在众多实际“企业项目”中择优选择,并利用“模拟”和“实际”项目两者互为补充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然而“企业项目”只是“教学工厂”教学模式中教学载体和目标,为了保障“教学工厂”模式能在教学实践中顺利实施,能完成教学目标,必须有相适应的教学实施环境,南洋理工学提供了如下的实施环境为“教学工厂”模式成功提供了保障。
1、学院有一支技术精湛,具备项目开发经验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这支
3
教师队伍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宝贵的人才资源,南洋理工学院十分注重教师的项目开发综合能力和工作经验。学院在引进教师时,并不是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仅要求学历本为科以上,但必须具有在企业五年工作经历,并有从事相关专业的经验和一定的专业项目开发能力。持续地将在职教师送入世界一流企业培养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
2、学院有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开发所需的各种软件环境,有着充裕的项目开发硬件资源。
3、学院有着“组织无界化”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学院内不同科系、不同专业内的人力资源、实验室资源、软件资源等均可实现共享。某一项目,根据项目需要,可由不同科系、不同专业老师或学生组成。这样的组织无界化理念,不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院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可使参加项目的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知识在相互学习中得到快速的拓展和提高。
4、学院有着“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并依照该理念建立起了学院的共享数据库系统。这一共享数据库系统为“教学工厂”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南洋理工学院建立了完善建档制度,编制了数据命名规则、数据建档标准及一系列数据建档标准模板。所有教学项目不管是否顺利完成,均要求将其过程、参数、图纸、外购、参与人员以及参考资料、成功经验、失败原因等及时上载至学院的数据库系统。某个项目,因参与学生在校参与项目的时间有限,一组学生可能不能一个限定的时间将某个项目完成,上载至数据库的数据可为下一组接手项目的师生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每一个成功的项目数据又可成为另一个新项目借鉴和参考的经验。南洋理工学院的数据库不仅仅只包括项目数据还包括诸如软件资料、教师电子教案、学生活动、庆典、校企合作、采购等等一系列的数据。完善系统的共享数据库为南洋理工学院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5、学院有着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教学工厂”能持续实施的重要基础。南洋理工学院认为:没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就不能很好地获得真正的企业项目,就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企业技术进步的信息。因此学院将与企业的关系视为学校办学的基础,并在多个方面开展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注重与全球科技领先企业的合作。如美国微软、IBM、德国西门子、法国施耐德及日本松下等跨国公司。开展的合作也是多方面的,如新技术项目合作开发、生产工艺攻关与革新、企业员工的培训、企业所需专技人才的培养等。
三、对如何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几点建议:
4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是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后的又一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值得我的国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借鉴的,但新加坡南洋理工的“教学工厂”模式是有着它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的。学习、借鉴该模式,不能是简单的全盘照搬。这样不适我国国情和现有职教现状。笔者认为在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国内职业教育在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时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取其精髓,建立起适合我国和当地职业教育实际的“教学工厂”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是以企业项目开发为核对心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掌握高新综合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这种以企业项目为核心的“教学工厂”模式,更适合我国高职院校中的高职班和技师学院中的高级班的借鉴。而我国目前职业学校中的中职班和技工院校中的中技班,其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型的一线操作工人,其学习要求是培养学生掌握某一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因此在借鉴“教学工厂”模式时,应采用以产品加工项目、服务项目作为“教学工厂”教学的核心,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能、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和勤奋敬业精神为具体教学目标。
2、必须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实训能力的建设,加强实训硬件的投入,实现实训车间工厂化。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在实训硬件投入上与南洋理工学院相差很远。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对职业教育影响甚大,各职业学校应加强专业实训的硬件建设,并在专业(工种)的实训车间(实训室)规划建设时,借鉴“教学工厂”的理念,将工厂的实际现场引入到学校,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建设相应专业(工种)的实训工场。实训设备应按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精度要求进行配置和选型,设备布置应按照现代工厂现场的实际要求进行布置,并充分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需,设置品检、安全管理等实际岗位,按工厂企业现场管理要求(如7S管理)进行现场管理,学生在实训过程可轮换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并在实训过程中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技巧。
3、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素质要符合“教学工厂”运作要求。 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其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能获得成功得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认识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