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教育中同班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导言
现代教育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工程,要求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群体内部必须建立起一种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新型道德关系,这样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小学教育中同班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班教师彼此沟通具有“合作示范、集体智慧、减负增效、鞭策激励、变革动力、心理支持、思维创新”等重要作用。
一、在小学教育中同班教师之间只有很好地沟通与合作才能优势互补;
1、同班教师之间地沟通与合作可以体现在相互听课上。既可以相互示范又可以相互提出问题。
相互听课的示范作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新教师的身上,刚刚从大学毕业走上教室的讲台,不念对教材不熟悉,对学生不了解。听别人的课就成了他们专业发展上一条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听课不仅使新教师尽快的熟悉教室的角色还使他们从老教师那获得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
在我刚走上讲台之初,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让孩子们在课上练读词语。记忆中自己的小学教师所用的齐读、个别读对如今的孩子们似乎太死板了,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在一次听课中发现同事一游戏的形式进行开火车读,还有小老师带读,拍手读这些方式学生们都很喜欢,课堂活跃了,学习的效果也很好。我在课后找到同事把他的方法学习过来,到自己班上一试,发现孩子们投入了词语读的又整齐有响亮,真是棒极了!由此可见“取经”是很重要的。
对老教师而言听课的作用也是不小的,老教师在长期的执教过程中不免会有一些过时的观念和其他不足之处,对教学产生倦怠感。可以在其他老师的课上找到不一样的地方,学习好的、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也发现别人的问题和不足,在课后的交流中提出解决的办法,巩固教师的专业技能。
2、同班教师之间地沟通与合作可以体现在学生的管理上。有的学生会在某一个老师的课上特别不乖,如果任课老师之间交流一番,说不定就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还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班级情况.
我班里有一个学生我一直认为他不是很听话,上课不是去关心别人的事情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总之就是不能认真听讲。我也思考过会不会是因为才一年级,年龄相对较小,学习的能力还不够。所以课上时常提醒他,点点他的名。
1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找到了我班的数学老师,向他了解这位同学在数学课上的表现,并提出该同学在我的课上表现不甚理想。数学老师积极认真的帮我分析了这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我提出了建议。要多表扬他,多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再加以表扬鼓励。回到班里,我便付诸实施,几天下来果真有了起色。
其实相同的问题不只在一个学生身上会发生,在其他人甚至全班都有可能。 我班里还有一个学生长的很结实却是我班里最为娇气的孩子,什么系鞋带、整理书包等等都要他人帮忙。我们也一直在寻找使他自立自强的方法。 二、同班教师之间只有很好地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1、同班教师之间地沟通与合作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上。那位老师有好的适合该班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相互何以借鉴利用。也可以整合班级资源合理利用。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的目的,实现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手段进行的,有教学原则指导的,一套师生互相作用的活动。而教学组织形式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和学习经验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既然教学时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统一结合在一起,那就要考虑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有许多的方法,例如:讲授法、阅读法、谈话法、练习法??美国的弗兰克尔说过,不存在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行之有效地,唯一的“最佳方法”。所以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就不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几种方法一起使用。
2、同班教师之间地沟通与合作可以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上。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吸
引力,能使学生努力求知,勤奋钻研,乐而不倦,专心致志地学习。它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是人们成才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培养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就需要班级的个科任老师通力合作.。
3、同班教师之间地沟通与合作可以体现在带动学习积极性上。如何带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是需要任课老师之间积极沟通的。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反之,教师的教学水平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挫伤。苏联心理学家莫洛佐夫(М.Ф.Молоцов)对不同学习成绩学生选择难度不同的算术习题进行了研究。冯忠良编著《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在实验中,提供两类习题:一类是困难的习题,另一类是容易的习题,让学生选择。结果表明,在学习成绩及格以上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困难的习题。说明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凡是符合认识兴趣的学习材料,在探索活动中能体验到最大的情绪满足的学习内容,均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材料才是符合认识兴趣的呢?
2
这样的问题就要从教师之间沟通中得到。就好像现在的一年级学生,有许多在上学前有的上过学前班,或从其他途径已经学习了一年级课本的知识,显然如果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教学这样的重复学习会让学生觉得没劲,那要如何改变呢?我们可你可以给同学们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学习兴趣表现。
莫洛佐夫的研究表明,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作业形式的新异性不同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不同的。新异性强的作业形式,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寄予殷切的期望,会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三、同班教师之间只有很好地沟通与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
1、同班教师之间地沟通与合作可以体现在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上。
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反之,同事关系紧张,相互拆台,经常发生磨擦,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
教育要促进完整的人的发展,就需要更新教育的主体观,从优化教育交往的角度去探索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而要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就需要关注交往(交流),强调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一)与同事相处的三个基本原则
1、互信互尊指的是,每一个教师都应理解其他教师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环境,以平等的态度信任和尊重其他教师。
2、积极合作指的是,任何一个教师的工作只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教师之间必须形成合作关系,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共同发展指的是,大家一起发展,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协作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工作效果为前提。
(二)与同事相处的三个高贵原则
1、主动让人:指妥善处理与其他教师或教师集体在工作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 2、从善如流:指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见人有善若己有之,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曾参。
3、善待对手:指爱你的对手吧,因为他把你的不足告诉了你。
在今天看来,交往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获得某种认识论意义“主体间性”,而在于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这也正是强调教师交往(交流)对于教师成长发展的意蕴所在。教师作为持续发展的个体,也要展示、发展自我,只有通过交往(交流),让教师从封闭的职业中走出来,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自己的工作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充分发展自我、丰富自我。而交往则意味着 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 分享,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取生活经验和专业技能,而且极大地促成交流双方经验的共享,也有助于双方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火花的捕捉。
3
2、同班教师之间地沟通与合作可以体现在集体备课上。有好的方案,创新思维都要通过沟通获得。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也明显提高教学教学效果。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不相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学科的课程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是全体教师对事物认识的互补、互助、共享和共识。能更好地落实课改理念。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中同班教师之间地沟通与合作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现今的学校大部分教师办公室都是以教研组安排的,所有语文组老师在一个办公室,所有数学组老师在一个办公室。能不能改变一下,变成底段教师办公室、中段教师办公室和高段教师是办公室呢,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然交流沟通就多了,遇到问题时合作解决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注释:(统一用尾注形式)
4
参考文献
1、作者:黄堪勇《教师沟通艺术》
2 、作者: 王 梅 ,甘昭良 《同行互助听课对小学教师专业化的作用 》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第 31 卷 第 5 期 3、作者: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1993年 4.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5.邵瑞珍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6王丕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试论小学教育中同班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