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 考研人文地理学真题 (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30 本文由-醉影伴着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影响。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分暖流和寒流。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其成因主要是地面水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不断侵蚀地面的结果。河流沿途接受不同级别的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用场的反映。水系形式通常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

流域:每一条河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流域一般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等地理单元,涵盖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是流域不同地理单元与神态系统之间联系的最重要纽带。

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流域形状、流域高度、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 流域面积:流域地面分水线和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在水文上又称集水面积,单位是平方公里。这是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河流和水量大小及径流的形成过程。 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单位是公里/平方公里。其大小说明水系发育的疏密程度。受到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土壤等因素的控制。 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变化有明显影响。

流域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进而影响流域的水量变化。 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河流的水情要素:为了认识河流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描述水情变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以及河流的温度和冰情等。

径流的形成可以划分为:停蓄阶段、坡面漫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

径流模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的产水量。单位m3/a?km3。在所有计算径流的常用量中,径流模数消除了流域面积大小的影响,最能说明与自然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径流特征。通常用径流模数对不同流域的径流进行比较。

径流系数: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α=y/x。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比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α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α值小。

湖泊:由陆地表面的天然洼地形成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每个湖泊都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受当地气候、径流等多种自然地理因素制约。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沼泽: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生有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形成或积累的地段称为沼泽。我国古代把水草丛生之地称为沮泽或沮洳。形成过程: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地下水: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孔隙、裂隙和溶隙)中的水统称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和大气中水汽的凝结。其物理性质有湿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波美度:盐水的比重可用波美度来表示,一升水内含有10克NaCl,则其盐度相当于1波美度。

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

泉:当含水层或含水通道被揭露于地表时,地下水出露成泉;或者说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山区及丘陵区的沟谷与坡脚常常可以见到泉,平原地区很少见。

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及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以克/升表示。总矿化度表示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即水的矿化程度。

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这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当水煮沸时,部分钙、镁离子与重碳酸作用生成重碳酸钙、重碳酸镁沉淀,沉淀部分叫暂时硬度。水沸腾后仍留在水中的钙、镁含量即为永久硬度,等于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经过堆积和变质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会短时间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故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

雪线:某地某一海拔高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一高度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冰川分布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华侨大学2008旅游地理学

南京师大2007年人文地理学

南京师大2008年 人文地理学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2011 考研人文地理学真题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1 考研人文地理学真题 (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79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