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212病理合下 (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30 本文由浅巷长歌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血液重新分布: 7.休克肾: 8.休克肺:

9.无复流(no-reflow)现象: 10.冷休克: 二、填空题

1.按微循环的改变,休克可分为三个时期 ① 、 ② 和 ③ 。 2.休克的始动环节有 ① 、 ② 和 ③ 3.休克代偿期代偿意义表现为 ① 和 ② 。

4.高位脊髓麻醉可引起 ① 休克,严重烧伤早期可引起 ② 休克,心肌梗塞可引起 ③ 休克,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 ④ 。 5.休克期的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面色 ① 、血压 ② 、尿量 ③ 、

脉搏 ④ 。

6.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可把休克分为 ① 和 ② 型休克。 7.微循环是指 ① 与 ② 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

8.休克晚期微循环中可形成 ① ,阻塞微循环,使 ② 进一步锐减,并可引起 ③ 衰竭,通常称该期休克为 ④ 休克。

9.过敏性休克属 ① 型变态反应,发病时 ② 和 ③ 大量释放入血。 10.血管源性休克也称为 ① 性休克。

11.休克早期微循环强烈收缩的主要部位在 ① 。

12.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在 ① 性休克发病率最高。 三、单项选择题

1.成年人急性失血多少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 A. 100ml B. 1500 ml C. 2000 ml D. 2500 ml E. 3000 ml

2.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A. 心输出量降低 B. 动脉血压降低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 外周阻力升高 E. 外周阻力降低

3.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 A.失血性休克 B.烧伤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创伤性休克

4. 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B.强烈抑制 C.变化不明显 D.先兴奋后抑制 E.先抑制后兴奋 5.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儿茶酚胺 B.心肌抑制因子 C.血栓素A2 D.内皮素 E.血管紧张素Ⅱ 6. 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心功能不全 B.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 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 D.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 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7. 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是

A. 微动脉端收缩,微静脉端舒张 B. 微动脉端收缩,微静脉端不变 C. 微动脉端舒张,微静脉端舒张 D. 微动脉端舒张,微静脉端收缩 E. 微动脉端收缩程度大于微静脉端收缩 8. 休克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是

A. 微动脉端收缩,微静脉端舒张 B. 微静脉端收缩,微静脉端收缩 C. 微静脉端舒张,微静脉端舒张 D. 微动脉端舒张,微静脉端收缩 E. 微动脉端舒张程度大于微静脉端舒张 9.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多灌少流 B.不灌不流 C.少灌少流 D.少灌多流 E.多灌多流 10.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不灌不流 B.多灌少流 C.少灌少流 D.多灌多流 E.少灌多流 11.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 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 C.血压均下降 D.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 E.尿少或无尿

12.休克时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必然导致

A.高碳酸血症 B.乳酸堆积 C.酮体堆积 D.呼碱 E.代碱 13.休克时易发生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A.代碱 B.呼酸 C.代酸 D.呼碱 E.以上都不是 14.休克早期发生的少尿是由于

A.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B.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C.肾性肾功能衰竭 D.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E.功能障碍与肾小管坏死并存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15.下列哪种缩血管物质能引起冠脉扩张? A.血管紧张素Ⅱ B.内皮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 E.血栓素A2

16.临床上休克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 A.始动环节B.发病学原因 C.血流动力学特点D.微循环特点 E.外周阻力

17.休克时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机制无关

A.冠脉血流量减少 B.心肌耗氧量增加

C.前负荷增加 D.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 E.多种毒性因子抑制心肌

18.下列哪项不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A.烧伤 B.创伤 C.呕吐 D.腹泻 E.心律失常 19.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休克时应首先

A.充分补足血容量 B.保护和改善细胞功能

C.纠正酸中毒 D.改善心脏功能 E.祛除原发病因

20.男性,汽车撞伤左季肋区4小时,神志模糊,体温37.5℃,脉搏细弱,血压60/40mmHg,全腹压痛,无反跳痛,无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神经源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D.中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21.女,42岁,胃痛病史十余年,近二周来上腹部时有疼痛,今晨感头昏、出汗、心悸入院。体检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双手湿冷,脉搏140次/分,血压100/80 mmHg,入院后未见排尿。你考虑是

A.未发生休克的溃疡病出血 B.失血性休克、淤血性缺氧期 C.失血性休克、缺血性缺氧期 D.失血性休克DIC期 E.以上都不是 四、多项选择题

1.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可将休克分为 A.低排高阻型休克 B.低排低阻型休克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血管源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 2.休克早期,机体维持回心血容量的机制是 A.动-静脉短路开放 B.自我输血 C.自我输液 D.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E.脉压差减小

3.休克并发DIC的后果是

A.DIC时微血栓阻塞微循环通道,使回心血量锐减 B.凝血和纤溶中的产物,加重微循环功能紊乱 C.DIC出血,导致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D.DIC栓塞加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E.使休克难治

4.休克早期微循环的改变是

A.流入端血管强烈收缩 B.血液灌入量小于流出量 C.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D.流出端血管明显扩张 E.大部分血液经直捷通路返回 5.休克微循环淤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神志淡漠 B.少尿或无尿 C.皮肤苍白 D.脉搏细弱,心音低钝 E.血压进行性下降 6.休克早期血压得到维持的原因是

A.自我输血 B.血我输液 C.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阻力血管收缩 E.心功能增强 7.休克微循环淤血的发生机理是

A.酸中毒使微循环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 B.代谢产物蓄积扩张血管 C.内毒素引起的血管平滑肌舒张

D.血液粘度增大 E.血浆大量外渗,血液浓缩 8.抗休克治疗改善微循环方法包括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纠正电解质紊乱 D.吸氧 E.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五、判断题

1.休克早期血压可以维持正常,脉压差无改变。( ) 2.休克发病的关键不在于血流,而在于血压。( ) 3.休克早期,冠脉血流即明显下降,心肌缺血缺氧。( ) 4.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 5.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是心脏。( ) 6.各类休克晚期均可发生内毒素血症。( )

7.持续大剂量使用缩血管药物来阻止休克时血压进行性下降。( 8.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应是“失多少、补多少”。( )

六、问答题

1.动脉血压高低可否作为判断休克发生与否的指标?为什么? 2.为什么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具有代偿意义? 3.休克早期有哪些临床表现?简述其相应机制? 4.休克微循环淤血期变化对机体有何影响?

5.休克失代偿期有哪些临床表现?试分析其相应机理。 6. 在休克治疗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休克: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2. 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泵功能衰竭或严重的心律紊乱而导致的休克称之为心源性休克。 3. 自身输血:当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得小静脉和肝、脾储血库收缩,减少血管床内容纳的血量以增加回心血量和维持动脉血压。

4. 自我输液:在休克初期,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毛细血管后阻力,致毛细血管静水压降低,使得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增加以增加回心血量称之为自我输液。

5.低血容量性休克:由于大量失血、失液而导致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休克。在临床上出现“三低一高”的表现:中心静脉压降低、心输出量降低、动脉血压降低、外周阻力增高。 6. 血液重新分布: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反射性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由于不同器官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各异。皮肤、腹腔内脏及肾脏血管收缩明显而心、脑血管不收缩,冠状血管甚至可扩张,保证心、脑的灌流正常。

7. 休克肾:由休克所产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休克肾,在早期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晚期为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8. 休克肺:严重休克病人晚期,在脉搏、血压和尿量平稳以后,出现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及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称之为休克肺。(或严重休克病人晚期,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广泛受损,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称之为休克肺)。

9. 无复流(no-reflow)现象:由于白细胞嵌塞,血管内皮肿胀以及微血栓阻塞,即使大量输血、补液,血压回升后,有时仍不能恢复毛细血管血流,称为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 10. 冷休克:低动力型休克,由于皮肤血管收缩患者皮肤温度低故称。 二、填空题

1. ①缺血性缺氧期、②淤血性缺氧期、③微循环衰竭期 2.①循环血量减少、②心功能障碍、③血管容量增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1212病理合下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1212病理合下 (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87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