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题库(每题1分,共10题,10分。回答Y or N) N 1.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N 2.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Y 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Y 4.根据大学生特点,大学生党员的具体标准还应体现在理论学习认真,理想信念坚定;学习勤奋刻苦,业务成绩优良;关心集体,自觉奉献三个方面。
N 5.党的组织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Y 6.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N 7.党员义务中的第五条是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N 8.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Y 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N 10.党的组织原则有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N 1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发展生产力。
Y 1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个历史阶段。
Y 13.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N 14.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N 15.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
Y 16.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N 17.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N18.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科学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Y 1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Y 20.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Y 21.“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
Y 2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Y 2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Y 24.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
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N 25.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共有三条。
Y 26.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外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Y 27.中国共产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
N 28.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邓小平同志考察广东时对党员干部提出的理论政治和思想素质要求。
N 29.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是不是党纪处分?
N 30.江泽民同志在近期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并精辟阐述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等当前直接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问题。
Y 3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Y 3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应履行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职责。
Y 33.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不允许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同时也坚决反对僵化。 Y 34.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
Y 35.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Y 36.正确认识和处理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Y 37.正确认识和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N 38.江泽民殷切期望青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创造无愧与时代和人民地业绩。
N 39.“七一”报告的主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Y 40.作风建设的关键是领导带头。
Y 41.强调“三个代表”要求,不仅是我们党的立党之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N 42.“七一”报告与现行党章比较,对党的性质问题没有重大增补。
Y 43.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Y 44.提出不能把财产的有无和多少作为判断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是15届6中全会上提出吸收新党员应掌握基本标准和对象。
Y 45.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这一论断,较之15届5中全会上的讲话,更进了一步。 N 46.十五大党章强调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Y 47.正确看待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是“七一”讲话新意之处。
N 48.在党的历次文献中,“七一”讲话最突出地论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全文共有五处用了人的全命发展这个用语。
Y49.“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提出是首次。
N50.财产的有无和多少作为判断先进与落后党员的标准。
二、选择题题库(每题2分,共45题,90分)
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C)。
A、 民主和科学 B新道德和新文学 C 民权和平等
2、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B)。
A、 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3、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C)。
A、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B北洋军阀政府的对外卖国 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大学入党积极分子网上考试试题库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