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snort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Snort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数据包嗅探器、预处理器、检测引擎、报警输出模块,如图3-2所示:
图3-2 snort基本组成
Snort首先利用嗅探器在网络中获取数据包,然后通过预处理插件对数据包进行初步的处理,例如格式处理和基本分类。接着按照规则判断这些数据包是否引入安全问题。如果有,则确定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包(报警或者保存到日志)。它的预处理器、检测引擎和报警模块都是以插件的形式存在,插件程序按照Snort提供的插件函数接口完成,使用时动态加载,在不用修改核心代码的前提下让snort的代码紧密相关,又保证了核心代码的良好扩展性。
3.2.3 snort规则
Snort 规则是 Snort 完成入侵检测功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位于 Snort 目录下,表示的是攻击行为的特征,通过与规则的匹配就可以识别攻击。它根据不同的攻击内容来分组,启动 Snort 时,全部的规则文件会形成一个三维链表。Snort 规则现在发布了有 8000 多条,并且还在不停的扩充中。Snort规则由规则头和规则体组成。规则头描述了本条规则的处理动作(记录或者报警)、数据包的协议类型(TCP、UDP、ICMP、IP等)、源信息(源地址和源端口)及目的信息(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规则体中是要检测的内容。
Snort规则文件是一个ASCll文本文件,可以用常用的文本编辑器对其进行编辑。规则文件的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变量定义:在这里定义的变量可以在创建Snort规则时使用。
②Snort规则:在入侵检测时起作用的规则,这些规则应包括总体的策略。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基于snort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1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