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237B型CCD图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18-
现图像的采集。
《国外电子元器件》2006年第8期2006年8月
并行传输是由IAG1、IAG2、SRG、SAG四个信号
由ARM处理器把数字量存放到SDRAM中,从而实
的一系列时钟脉冲完成的。图像感光区是二相结构的,IAG1门连接感光区的所有奇数行像素,IAG2门则连接了感光区的所有偶数行的像素。因此在并行传输阶段,只要同时给IAG1门和IAG2门发1个脉冲,奇偶行的像素同时下移1个单位,从而实现1行像素下移到存储区。这里IAG1和IAG2脉冲信号必须没有相位差,否则会引起电荷的叠加,使图像失
图3图像采集系统原理
真。由于存储区是单相结构,所以当1行像素下移到存储区后只需往SAG门发送1个脉冲就可以把存储区的所有像素下移1个单位,为接收感光区的下
如上所述,TC237B有多种读出模式,本系统采用的是逐行扫描单通道输出模式。选用这种模式只需要对输出的CCD信号使用1个通道的模/数转换即可,从而使得后继的信号处理变得更为简单,适合于对时间要求不特别高的场合。图4示出TC237B采用逐行扫描单通道输出时采集一帧图像的时序。
采集一帧图像要经过图像清除、感光、并行传输和读出4个阶段。其中,读出阶段需时最长。当需要采集时,ARM处理器发出采集信号,告知CPLD采集开始。在开始新的采集前,TC237B先复位先前所有的状态并清除图像信息。这种清除只需把ODB信清除完成后,号提升至26V并维持1μs以上即可。进入感光期。感光时间也是曝光长度。短时间曝光会使CCD受到较小的光子冲击,形成一幅曝光不足的低照度图像;相反,长时间曝光可形成一幅感光过度的图像。在光线很弱的场所,例如天文摄影,长时间曝光是必要的。设计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光学系统,选择适当的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完成后意味着光电转换已经完成,将进入并行传输阶段把电荷转移出去。
1行像素准备空间。这样,经过500个脉冲后1帧图
像就完成了帧存储。
要注意的是,由于在并行传输期间感光区仍在感光,因此如果并行传输的频率太低,像素信号在传送到存储区的同时仍在积累电荷,从而形成带有垂直拖尾的图像。这是在帧间转移CCD中常见的问题。为了避免拖尾效应,并行传输的时间应远小于感光时间。垂直拖尾百分比(rs)可以按下式计算:
("#"#)$$%&’(
!"!$"##,
$)*+!!"#$%
"&’#!"#$
(")
(()
其中,txfer是并行传输时间;tint是感光时间;nIA
是图像的行数;fxfer是并行传输的频率。
本系统并行传输的频率为2.5MHz,曝光时间选为1/60s,按照式(1)可求出垂直拖尾百分比为
0.125%
。
采集图像的最后1个阶段就是要把存储区的像素经过串行寄存器发送到输出端。读出期包含行传输和串行读出过程,这
2个过程均由SAG和SRG的时钟脉冲完成。首先在行传输期间,SAG信号和SRG信号先后各以1个脉冲把一行像素送到串行寄存器2中。然后,SRG信号在684个时钟
脉冲驱动下把整个串行寄存器的所有像素逐一送出。如此循环500次,一帧图像就从传感器的输出端发送出去。
整个采集时间大约154ms,可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
图4采集一帧图像的时序
TC237B的整个工作时(下转第21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TC237B型CCD图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