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性原则、( )。 BCD
A.制度性原则; B.务实及可行性原则;
C.稳定性及适应性原则; D.底线原则
12、 大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 )。 ACD
A.构建意义; B.构建程序;
C.构建原则; D.构建的具体指标
13、 在采用认知领悟疗法矫正大学生的不良品德时,应注意( )。 ABCD
A.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 B.坚持正面疏导;
C.提出具体而合理的要求; D.进行榜样教育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BCD
A.新生适应教育; B.学习心理健康;
C.情绪管理; D.自我意识心理健康教育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核心辅导内容包括( )。 ABC
A.负性情绪的处理; B.帮助建立安全的现实人际关系;
C.自我的重塑; D.认知的改变
16、 网络成瘾的特点主要包括( )。 ABCD
A.成瘾者思维、情感、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控制; B.投入的时间和程度逐渐加大;
C.不能上网时会出现烦躁不安; D.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
17、 需要层次理论包括( )。 AD
A.生理需要; B.物质需要;
C.精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8、 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 )。 AC
A.观摩与分析; B.掌握学习理论;
C.教学决策训练; D.把握学生心理
19、 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 AD
A.心理满足与激励; B.物质奖励与激励;
C.精神嘉奖与激励; D.行为强化与激励
20、 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 AB
A.模仿; B.从众;
C.顺应; D.强化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错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对
3、 由于疲劳、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变化称为心理发展。 错
4、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错
5、 意义学习就是揭示知识的意义的学习。 对
6、 直觉思维是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过程。 错
7、 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先行组织者”而实现的。 对
8、 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状态或者对抗状态。 对
9、 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 对
10、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 对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3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完整版(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