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连锁企业品类管理课后习题梳理1(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狙击你的心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简述品类策略与品类评分表的关系。

答:品类策略是实现品类评分表所设定的目标的方法,是为品类评分表所设定的目标而服务的,所以选择品类策略时,要有针对性,并对品类策略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预测,以确保所选品类策略是有效的。以下表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

品类策略 增加客流量 提高客单价 产生利润 增加现金流量 增加消费量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4.简述品类策略确定的流程。

答:(1)了解可用的品类策略,如提高客单价,强化形象,提高利润,吸引客流,减少缺货,刺激购买,教育,成本领先等;(2)回顾品类角色,在上述各项中选择吸引客流,强化形象,提高客单价,减少缺货;(3)回顾品类评分表,再细分选择出提高客单价,减少缺货;(4)产品策略,根据上述流程及目的确定最终的策略。

5.简述品类策略与商店策略的关系。

答:各品类的情况不同,可能拥有不同的品类策略。但在确定品类策略时,必须考虑商店的策略。如果商店的策略是提高客单价,品类的策略就不应该是推动小包装产品的发展;如果商店的策略是满足中高收入消费者的需求,品类的策略就不应该是推动低值产品的发展。否则,商店利用很多资源吸引来的顾客会去其他商店购买该品类,而该品类的投入也得不到应有的产出。

模块三项目二:(三)问答题 1.阐述客单价的生成机理。

答:客单价取决于客品数的多少与品单价的高低,如果商店的政策是提高客单价,其中有一项指标就是希望顾客购买贵的东西,那么首先一点商店里是不是有贵的东西就成了基本前提。另外一点那就是大包装的东西,一般来说大包装的东西总价格相对较高。也就是说不应该是推动低价格、小包装商品的发展,当然这种推动要考虑不同的购买力与不同的节气变化所带来的需求的变化。 2.阐述客流量的生成机理。

答: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简单地认为,客流量=商圈范围(总人数)X渗透率X购物频率。例如,A超市的商圈范围内总共有15万人,其渗透率约60%,这些被渗透的人群平均每30天到超市3次,则A超市日均客流量=15万X 60% X 3/30 =0.9万。因此,要想提高客流量,可从扩大商圈范围、提高渗透、增加消费者的购物频率等方面入手。 3.阐述零售盈利的常见模式。

从长远来说,连锁店经营一定要有利润,才能生存或谈及其他目标。从目前的零售企业利润来源看,大概有五大来源:商品利润=销售额x毛利率、商业利润(通道费用)、财务利润(现金流)、商业地产利润、其他(如储值卡沉淀)。 4.简述现金流的生成机理。

答:一般情况下供应商给连锁企业提供货品时并不是一手钱一手货,而是有一个账期,在这个账期到达之时才开始结款,而连锁企业的库存周转天数正常情况下却小于结款周期,也就意味着货品已经被连锁企业卖出,但是货款并没有给到供应商,这时在连锁企业的账上就有一部分现金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现金流。现金流的多寡取决于三个指标,第一个供应商给我们的账期有多长,第二个该货品的库存周转天数有几天,第三个日均销售额,现金流等于日均销售额乘以账期与库存周转天数之差。

5.简述品类策略向战术转化的思路。

答:根据品类策略选择与该策略最匹配的商品;在商品组合、定价、陈列及促销方面资源向该种商品倾斜;在商店运作的其他方面围绕品类策略进行补充。

品类评分表指标

高市场份额、高购买频率、高销售比例 客单价

更高的毛利率和周转率 更高的周转率和购买频率

更高的销售额、更高的客单价和购物频率 更高的订单满足率、更低的缺货率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连锁企业品类管理课后习题梳理1(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连锁企业品类管理课后习题梳理1(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25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