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研究
空势态,一旦滑坡体前缘的坍塌或滚落规模发展,造成前缘一带的不稳定,即可形成堆积体牵引式滑坡。同时堆积物底部的滑带土较软弱,分布较广且连续,也是影响滑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3)迳排条件及地下水
滑坡体的地表、地下水迳排条件总体较好,但持续久雨或暴雨可使堆积体呈饱和状,增加滑坡体的自重,对滑坡体的稳定不利。
4)库水位作用
三峡水库蓄水运营后,滑坡体相当一部分没于库水面下,库水面以下的堆积物长期呈饱和状态,增加了滑坡体的自重与静水压力;同时,库水位以下的滑带土长期受到库水位浸泡,其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将明显下降;特别是库水位骤降时,骤降段内的滑坡体内外水压力差将对滑坡体的稳定不利;另外,滑坡体前缘地形较陡,水库运营中库岸将受冲刷再造,可引起滑坡体的局部变形破坏。
5)人类活动
野猫面滑坡体上的人类活动目前仅限于一般性的种植及放牧等,对滑坡体的稳定影响较小;野猫面至庙河的乡村公路从滑坡体高程320m~330m之间穿过坡体,局部形成高约5m~8m的边坡,在雨季局部产生崩塌现象,同时公路形成的边坡对滑坡体后缘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2.1.2滑坡稳定性现状及变形运动趋势
滑坡体在三峡工程蓄水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蓄水后,滑坡体内稳定条件发生相应的变化,地下水径流场、土体应力场重新调整,滑坡体产生相应的变形。随着库水位的抬升,滑坡内地下水位也跟着抬升,库水面以下的滑坡体处于饱和状态,大面积的滑带土长期浸泡在水下,力学性将发生改变,水位骤变、库水浸蚀、冲刷造成前缘陡坡库岸再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堆积体滑坡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三峡水库初期135(139)m蓄水后,2003年7月至9月期间,滑坡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形调整,其中变形主要表现为地面出现拉张裂缝,居民房、渔池等建筑物出现裂缝;白石沟两侧的库岸发生一般性库岸再造,2003年10月后,未发现明显的变形调整现象。2006年10月,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至2007年3月滑坡体未发现变形调整现象。
两次蓄水后,滑坡稳定状态向不利方向发展,但仍属基本稳定。后续三期 175m水位正常蓄水,滑坡体稳态可能将进一步弱化。但考虑滑面在高程139m~175m间较陡,滑体重心较低,透水性较好以及三峡大坝建成后库水位每年从175m至145m变动等因素,滑坡的整体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甚至出现局部变形破坏,进而引起大面积失稳。
2.2 滑坡稳定性的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
2.2.1基本原理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规定,当滑动面为折线形时,滑坡稳定性分析可采用传递系数法(属于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的一种)。该方法适用于滑面为任意形状的滑坡,并可以考虑滑坡体中的动水压力、浮托力、地震等动荷载及各个滑块不同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其计算基本公式如下: n 1 n 1
∑(R∏ψ )+R
i j n
i=1 j=i (2-1)
Fs=
n 1 n 1
∑(Ti∏ψj)+Tn
i=1 j=i
式中,Fs为滑坡的稳定系数;Ri为第i条块的抗滑力;Ti为第i条块的下滑力;ψj为传递系数,ψj =cos(θi θi+1) sin(θi θi+1)tan i+1;θi为第i条块底部滑面的倾角; i为第i条块底部滑带土的内摩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三峡库区滑坡防治研究+具体案例+flac3d模拟(1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