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峡库区滑坡防治研究+具体案例+flac3d模拟(9)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晴栀渝菀歌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研究

水化学分析 组 2

钻孔注水试验 段/孔数 34/4

基坑注水试验 组 6

平硐内滑带土刚性板试验 组 2 长江科学院

平硐内滑带土大型剪切试验 组 2

试 滑带土三轴试验(UU) 组 4

验 滑带土三轴试验(CU) 组 16

滑带土三轴试验(CD) 组 2 湖北葛洲坝试验检测有

限公司

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土常规) 组 11

滑带土颗粒分析 组 11

滑带土环剪试验 组 2 香港大学

滑带土蠕变试验 组 2

二维稳定计算 组日 80 长江委三峡勘测研究院计 3D

Flac 三维数值模拟计算 组日 150 长江委三峡勘测研究院算 Virsual Moflow 3D 地下水三维数

组日 200 成都理工大学

值模拟及降雨三维数值模拟

野猫面滑坡区属于川东鄂西中低山地区。长江流向在九畹溪河口以上呈NNW向,经九畹溪河口弧形转折后自西向东流经该区。两岸河谷基本对称,呈窄陡的“U”形。

谷坡地形坡度一般40°,部分陡坡地段为70°~90°。滑坡区呈明显的陡崖斜坡地貌:滑坡区西侧及后侧均为陡崖,当地称为“铲子崖”,崖顶高程一般550m~1000m,上部坡度80°~90°,下部坡度50°~70°;陡崖之下至滑坡体东侧的吊岩壁一带为斜坡地形,地形坡度一般 25°~30°。滑坡区内发育有多条冲沟,其中较大的冲沟有小槽子沟、白石沟、大沟等,冲沟沟谷一般陡狭,沟宽约40m~80m,切深30m~40m(见图1.2)。

野猫面滑坡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干旱,夏季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025mm,年最大降雨量1430mm,日最大降雨量358mm,降雨多集中在5~10月,以暴雨为主,年降雨天数120~140天。滑坡总体为倾向长江的斜坡地形,大气降水沿坡面向南西方向汇入长江,总的汇水面积为1.14km,其中滑坡体自身的汇2

水面积为0.48 km,滑坡体后缘山坡的汇水面积为0.66 km。滑坡区的地下水主要表2 2

现为松散介质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等三种类型。

野猫面滑坡区内出露基岩从东至西依次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和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1sh)、石牌组(∈1sp)、天河板组(∈1t)、石龙洞组(∈1SL)(见图1.3)。灯影组基岩厚 150m,主要分布于滑坡体东侧的山坡一带,物质成分以灰白色~灰黑色的灰岩、白云岩为主;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基岩厚 140m,分布于滑坡体后缘山坡及下伏基岩,物质成分为黑色薄层含炭质细晶灰岩与薄层炭质页岩互层,底部为黑色“锅底状”灰岩;寒武系下统石牌组基岩一般厚 470m,主要分布于滑坡体西侧陡崖的下部,物质成分主要为灰绿、黄绿色砂页岩夹薄层鲕状灰岩及条带状灰泥岩;寒武系下统天河板组基岩一般厚 88m,分布于滑坡体西侧陡崖的中部,物质成分深灰色薄~厚层泥质条带状灰岩及深灰色白云质灰岩,夹豆状灰岩;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基岩一般厚 106m,分布于滑坡体西侧陡崖的上部,物质成分为深灰色厚层灰岩及灰白色微晶白云岩。

野猫面滑坡区内的第四系覆盖层按成因可分为冲洪积层(Qal+pl)、残积层(Qel)、崩积物(Qcol)等几种类型。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滑坡体西侧小槽子沟出口与长江交汇处,物质成分主要为漂石、砾石夹中细砂,次棱角状,少数具磨圆状,粒径0.2m~2m,厚3m~10m;残积层主要分布于滑坡区的山脊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三峡库区滑坡防治研究+具体案例+flac3d模拟(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三峡库区滑坡防治研究+具体案例+flac3d模拟(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25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