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代教育管理技术》学习笔记(李芳著)(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浅夏轻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5、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主要目标。 三、问答:

1、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①、联系:

①教育评价是建立在教育测量基础上的; ②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手段,教育评价是教育测量的目的。 ②、区别:

①教育测量的目标在于探明教育对象或现象的量的多少,而教育评价的目标则在于通过对教育事实的了解,进而求得对成绩的肯定以及对缺点的改进;

②教育测量重在获得事实和量的测定,教育评价重在解释事实,作出价值判断。 2、测量的作用:

①、选拔学生;②、检查教育或教学目标贯彻情况;③、诊断;④、鼓励和鞭策;⑤、升级、编班与分组;⑥、指导就业;⑦、预测。 3、测量的种类有哪些:

①、按照人数可分为: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②、按照对象可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或学业成绩测验、人格测验; ③、按照测验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④、按照测验结果解释可分为: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

⑤、按照测验目的可分为: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

⑥、按照测验功用可分为:预测测验、普通测验、诊断测验、难度测验、速度测验。 4、当前加强我国教育评价的必要性: ①、有利于教育现代化;

②、有利于教育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良性循环; ③、有利于教育管理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④、有利于激发师生的活动动机; ⑤、有利于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5、教育评价的种类:

①、按对象划分为:以活动为对象、以人员为对象、以管理为对象、以区域教育为对象的评价; ②、按复杂程度为:单项、综合评价;

③、按参与评价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外部评价; ④、按涉及范围分为:宏观教育评价、中观、微观;

⑤、按实施时间和目的分为: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

⑥、按对照标准分为:比较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

⑦、按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定量评价。 6、教育评价原则:

①、方向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确保做到制订指标时认真学习理论把握规律,掌握方针政策,符合国家要求,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确保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②、公平性原则:做到同一范围、同一对象采用同一标准、保持短期一致性、评价指标、标准、权数和分值确定要合情合理、增加透明度; ③、客观性原则:过程和结果都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事实,做到注重调查研究、鉴定准确、无偏见、主观;

④、科学性原则:确定指标体系、编制评价方案和实施符合科学要求,做到按客观规律开展评价、构建科学合理评价体系、评价者掌握科学方法手段技术、定性定量结合、静态动态评价结合、他评自评结合、终评和过程评结合、坚持整体性; ⑤、可行性原则:具体可行能被群众接受,做到进行可行性分析、体系简便、直接可测可操作、标准不过高;

⑥、指导性原则:做到指导在考查评价基础上进行、抓住要害、留有思考选择余地。 7、教育评价体系的信度从哪几方面定义: ①、同一评价者用同一指标重复评价某一对象称之为重评信度;

②、不同评价者用同一体系在较短时间去评价同一对象称之为评价者信度;

③、同一评价者使用两种以上体系所得结果的真实程度称为事实信度。

8、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技术是什么? ①、掌握构建体系的依据: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教育理论和知识、教育规律、教育工作实际; ②、科学地逐级分解评价对象。(关键) ③、恰当确定评价等级和标准。 ④、合理分配指标和等级的数值。 9、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方法: ①、了解学生和分析教材; ②、研究课程教学目标、分解目标;

③、使用行为目标:对象、行为、条件、标准。 10、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方法: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现代教育管理技术》学习笔记(李芳著)(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现代教育管理技术》学习笔记(李芳著)(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33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