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专业的笔记
名词解释
1. 内环境:是指机体内围绕在各细胞周围的细胞外液,因它居于机体的内部,为机体的细
胞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而得名。
2.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各种成分等)保
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3. 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能对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
身的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所以称为自身调节。
4. 应激反应:是指人体对一系列有害刺激作出的保护自己的综合反应,又称适应综合征。
5. 脑电图:在头皮表面用双极或单极电极缩记录的无明显刺激情况下自发产生的脑电波称
为脑电图,正常人脑电图可分为δ、θ、α、β波四种。
6. α阻断:正常人的α波是皮层处于安静状态时脑电图的主要表现,通常在成人清醒、安
静并闭眼时出现。睁眼或接受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β波)的现象称为α阻断。
7. 诱发电位(EP):当外周感受器、感觉神经、感觉通路或感觉系统的有关结构或脑的某一
部分在给予或者撤除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有锁时关系的电位变化统称为诱发电位。
8. 暴发性抑制:麻醉状态下或昏迷时脑电图发生特征性改变,即随着麻醉深度的增加脑电
波形表现为基础频率变慢、波幅进行性增加和等电位周期性出现,并伴有电活动的突然改变。
9. 意识:是机体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心理、生理活动等客观事物的觉知或体验。人的意识包
括意识内容和觉醒状态两个组成部分,意识内容包括语言、思维、学习、记忆、定向和感情。
10. 意识障碍:指大脑功能活动变化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意识障碍分两类:意识
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和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1.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是大多数疾
病的共有症状,为人类共有且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包括痛觉和痛反应两种成分。
12. 痛觉:是指躯体某一部分厌倦和不愉快的感觉,主要发生在脑的高级部位,即大脑皮层。
13. 牵涉痛: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与疼痛起源部位不同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
牵涉痛。
14. 肌紧张: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因骨骼肌受到重力的持续牵拉引起肌肉的持续收缩,所产生
张力使机体得以保持一定的姿势和进行各种复杂的活动。
15. 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16. 眼心反射:压迫眼球、激惹或牵拉眼外肌,经由三叉神经眼睫支传入到脑干心血管中枢,
整合后再由迷走神经传出,使心动过缓甚至停博。
17. 腹膜反射:机械刺激腹膜反射性引起心率和血压波动,呼吸浅快,该反射的传入与传出
神经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内,基本中枢在延髓和脊髓侧角灰质。
18. 顺应性(C):肺弹性阻力是肺组织抵抗外力、对抗变形的力,肺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变形的特性称为顺应性。
19. 无效腔:在肺或呼吸道中,虽有通气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区域,称为呼吸无效腔或死
腔。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二者合称生理无效腔。
20. 机械无效腔:在麻醉时,由麻醉面罩、接管等麻醉器械所造成的无效腔,称为机械无效
腔。
21. 用力肺活量(FVC):是受试者从最大吸气末开始进行快速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麻醉生理学 重点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