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卡底层驱动程序的编写
实践与经验
网卡底层驱动程序的编写
刘海波
!""""柳瑞禹,郑桂林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武汉#$%%&’)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要求对网卡有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本文介绍了网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介绍网卡同时介绍了驱动程序的编写。上控制器()*+%,-./工作原理和初始化,
关键词:网卡;驱动程序
引言
在+-世纪的今天,人类正逐步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通信技术也正在迅猛发展。从局域网到广计域网、从公用数据网到12#&综合业务数字网,算机与通信技术网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13456354的发展也促进了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无论多么庞大、复杂的计算机通信 网,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点对点进行通信的基础上的。随着人们对计算机通信的理解的增多,相应地对网卡也要求有更多的了解。本文将讨论网卡的底层驱动程序的编写。
配以前导码、帧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以及填充段、然后再串行发送。接收时,首先鉴’%’校验等,别目的地址,如与本站地址不符,则将此帧信息丢弃,否则进行串7并转换,再对信息帧进行分解,把有效数据送往缓冲存储器。接收完一个信息帧后,如如校验正确,则向发送站送出一个8’9应答帧,有错误,则发出&89否定应答帧。
-以太网卡的一般结构
以太网卡是以太网的核心,它完成信息传输等
主要功能,图-为其组成框图。以太网是由以太网络控制器和微处理器用其他控制转换部件组成的智能接口,是信息传输、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满足信息串7并转换的要求,使主机的传输速度能与快速的以太网卡相匹配,在网卡上设置了数据缓冲存储器。数据的串并转换、’%’校验以及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碰撞检测等都是在网卡上完成的,网卡上的各部件都在网络控制器的统一协调
现代计算机
图-以太网卡的组成结构
(电缆收发控制+)
包括载波侦听、碰撞检测、发送定时等。碰撞检测的方法是在发送信息的同时对电缆上的信息进行接收采样,再与发送信息比较,若不一致就表明有碰撞产生。
以太网的核心由三部分组成,即数据链路控制器、曼彻斯特编码转换器和收发器电路,这三部分
总下工作。主机以传输命令的方式控制网卡的工作,
第其工作任务大致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一
发送时,网卡将数据按一定的格式装配成帧,一
七期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网卡底层驱动程序的编写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