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例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研究与经验
宵詹隧学嚣 2 8年 00第 9卷第 5期
失固,劳伤冲任,气滞血瘀,饮食不节等引起。本病发生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固摄。本组病例在西医治疗
水平者,人工周期治疗后部分患者尚无正常月经,继续予促排卵或人工周期治疗常能收效。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 D B疗效显著, U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的基础上采用补血、养血、止血、补气中药治疗,中黄方芪、白术、党参、山药、茯苓、熟地、大枣补气健脾摄血;五味子滋肾宁心安神;当归养血补血;地榆炭止血;益母草活血调经;肉苁蓉补肾阳益肾精,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益气摄血、补肾固冲、祛瘀生新、止血调经的功效。
[] 1乐杰.妇产科学[ .版 . M] 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 4 3 0 3 1 2 0:3— 3 .
[] 2马保璋_中医妇科学[ .:科学技术出版社, 0:0 M]上海上海 2 27. 0 [] 3常雅娟冲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0 2例临床观察[] J河北中医,0 7 2 ( )5 3 2 0,9 6:3 .
克罗米芬是促排卯的首选药,适用于体内有一定雌激素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6例疗效观察 0张新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太原 0 0 0 ) 302关键词痛经;少腹逐瘀汤;寒凝血瘀
近年来我们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例 6例, 0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32疗效观察 .
6 0例病例治疗后治愈 4 5例,好转 1 4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 .%。 33 34讨论
6 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未婚 4例, 8已婚 1 2例(未育 8,例已生育 4例 )年龄 1; 3岁~3岁, 8平均年龄2 4岁;病程 4个月~ 5。所有病例诊断均参照《 2年中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痛引腰骶,甚至恶心、呕吐、
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及《标准》拟定,均符合寒凝血瘀型痛经诊断标准,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热痛减,得腰骶肛门坠胀,经
肢冷、出,汗严重者影响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痛经主要病机为经脉运行不畅,宫经血流通受阻,因主要胞病
有肝郁
、寒湿、肾虚等,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化在气变
血量少,经行不畅,色黯红或黯黑有血块,经舌质紫黯,脉弦涩或沉紧。排除 B超检查或妇科检查有子宫肌瘤、 子宫肌腺病、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患者。2治疗方法
血,表现为痛经。我们多年的经验认为痛经以寒凝血瘀多见,为寒凝血脉,冲任瘀阻,气血流通不畅,宫经血胞流通受阻,不通则痛所致。故使用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所提及的少腹逐瘀汤加减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使冲任疏通,经血流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具有兴奋和抑制子宫收缩的双重作用;赤芍、五灵脂、元胡、蒲黄等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明显的抑制前列腺素 P Fa G 2的活性和解痉作用,能增加血液灌注流量,改善
所有病例均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 当归 9g赤芍 1,, 5g川芎 9g元胡 1,, 5g五灵脂 9g蒲 ,黄 9g没药 1,, 5g小茴香 6g伴腹泻者加干姜 6g吴茱 。,萸 6g伴恶心、;呕吐者加陈皮 9g半夏 1,, 2g竹茹 9g 。于每个月经周期行经前 7d用,剂/,连服 7剂,服 1 d 3
血液循环。当归、川芎还具有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凝集,使子宫内膜退行性变、解、促裂衰萎、脱落的功能 F 2 I。 - 2总之,腹逐瘀汤治疗寒凝』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得少『 f【值
个月为 1个疗程。3结果
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31疗效标; . 隹
[] 1周晓爱0血化瘀为主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甲皱微循环观察舌[] J.广两中医药,9 2 1 ( )1 . 19,5 6:2 [] 2杜常燕.失笑散加味冶疗原}痛经的 6例临床观察[ j生 8 -l I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0 3 4 ( )7 . 2 0,2 3:9
治愈:疼痛消失,连续 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
转:痛减轻或疼痛消失,疼但不能维持 3月以上。无个效:痛未见改善。疼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60例疗效观察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