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已难以满足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而轮滑课程的构建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此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置轮滑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2.4设置轮滑课程对教师访问的结果与分析
师资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任务的完成都依靠师资力量的付出。通过对5所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进行访问,大多数教师认为开设轮滑课是必要的,他们一致认为轮滑课程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符合现代体育课程设置的先进理论(见表2)。
的健身效果。
4建议
(1)高职院校在设置轮滑课程教学大纲时,应符合高职
院校课程设置及学生特点,具有高职特色。
(2)轮滑课程正处在发展时期,应对师资进行定期的培训,以便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参考文献
[1]于立强.轮滑运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于立强.发挥地方特色,创建轮滑课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4).[3]张强.滑冰轮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4]赖大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5]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9).
3结论
(1)所调查的5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轮滑运动是比较了
解的,已经具备了构建轮滑课程的群众基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对高职院校开设轮滑课程的可行性研究(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