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3 本文由鸢卿漓殇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政治:秦的统一、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巩固边防)、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休养生息、编户制度、王国问题、 “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大秦使者来华。

5、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6、战争和战役:秦国统一战争、蒙恬北击匈奴、征服越族、反击匈奴战;东汉与北匈奴之战。

7、重大工程:长城、灵渠;

8、世界国家:安息、大秦、朝鲜、日本。

9、少数民族:匈奴、越族、西域各族(大月氏、鄯善)、西南夷。 10、文化:造纸术、蔡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张衡、地动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太学、五经,佛教、道教,王充、《论衡》,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汉赋、乐府诗,马王堆汉墓帛画、秦始皇陵兵马俑,蹴鞠、角抵、击剑、秋千;秦汉文化的世界地位。

四、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

3

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第六,封建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第七,在统治者提倡“重农抑商”的同时,类似于16——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出现突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

第八,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3、民族关系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时战时和(但和平交往是主流),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民族关系也发展了起来。

第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 第二,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处理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和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即:(1)、用战争解除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2)、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派人出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安抚各少数民族人民及其首领。(4)、与少数民族联姻的方法,即和亲政政策。(5)、支持和鼓励各族人民之间的民间交流和民间贸易。(6)、强迫和鼓励各民族杂居相处,和平发展共同提高和发展。

第三,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北方少数民族以防为主的政策策略。 第四,边疆地区得到有效的管理。 第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扩展,边疆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第六,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4、对外关系上:强盛的秦汉与亚洲各国人民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秦汉时期我国与欧洲的关系也开始发展起来。

第一,我国同朝鲜、日本的外交关系发展起来。 第二,我国同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发展起来。 第三,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十分深远。 第四,对外交往的范围相对于后世较窄。 第五,陆路交通是对外交往的主要途径。

5、科技文化上: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社会变革的发生,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发展,国家和文字的统一及经济的繁荣和各族联系的加强,科技文化也

4

较为发达,且内容广泛。

第一,科学技术上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第二,实现了文字统一,政府主持下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学校教育系统建立起来。文字的统一和教育的发达,提高了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条件之一。

第三,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逐渐走向了儒家“大一统”。 第四,宗教和哲学界表现活跃。

第五,我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史学确立起来。

第六,文学、艺术成就高超,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第七,统一性和多样化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第八,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第九,文化成就气势辉煌。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220年曹丕代汉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 二、本期历史分期: 1、三国:(略) 2、西晋的短暂统一:(略) 3、东晋十六国的并存:(略) 4、南北朝:(略)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文化名人及文化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缀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钟繇、王羲之,宗教画和山水画,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陶潜的诗,北方民歌,佛教的盛行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范缜和《神灭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8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