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3 本文由鸢卿漓殇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生产:翻车,江南的开发。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具体地讲,本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有:

1、政治方面:

第一,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在整体上,国家处于南北对峙状态。

第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融合加强,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第四,地主阶级进一步分化,士族阶层成为一股特殊的社会势力,并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盛而衰的过程,南北土族的发展不平衡。

第六,少数民族进入并征服中原后,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主动进行了改革,接受了中原汉族人民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第七,在本期历史的分裂中孕育着许多统一的因素。

2、经济方面。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带来的动乱和战争的确使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在向前发展,较以前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征。

第一,南北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北方在较长时期处于停滞、倒退的状况,呈现出反复的破坏和恢复的间断性发展的特点。南方地区的经济则是持续发展,

5

尤其是江南地区得到了迅速开发。

第二,江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了我国封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南北经济水平的差距缩小,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不论是在国家分裂、各个政权并存时期,还是在短暂统一时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在各个政权间的混战和争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各个政权都注意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第四,对劳动力的占有和争夺取代了西汉时期的土地兼并,成为这一时期各种势力在经领域争夺的焦点。

3、民族关系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总体特征是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使汉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进一步成长壮大起来,并创造了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又为以后中华民族的更加辉煌,国力的更加强盛打下了基础,具体说来,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有:

第一,民族迁徙频繁,是一个民族大迁徙的时代。

第二,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具有多种形式,基本上奠定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通过民族迁徙,实现民族间的杂居共处;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社会和政治改革,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各政权统治者采取措施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和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

第三,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相对较多。

第四,少数民族进入并征服中原后,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主动进行了改革,接受了中原汉族人民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第五,民族融合的全过程清晰可见:迁徙,矛盾,交融,融合。

4、文化方面:由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以及佛教的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既是对以前各代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创新,又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色和文化成就表现为:

第一,突出地体现了文化成就的取得的长期性和继承性。 第二,科技成果成就突出,仍居世界前列。

第三,宗教盛行,玄学产生,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第四,文学、艺术成就高。

第五,反映现实:分裂割据;民族融合;佛教盛行;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士族制度形成;江南开发。这说明社会生活是文化成就的源泉,文化成就具有广泛的社会现实性。

第四章 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到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

1、 隋朝:从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到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都城在长安。

2、唐朝:从618年唐高祖李渊建国到907年被朱温建立的后梁所取代,中间又经历了短短的武周王朝。都城在长安。

6

3、武周: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于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705年,武则天病重时还政于唐。武则于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周仍以长安为都城。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 、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玄宗、唐宪宗;武则天。

2、文臣武将: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景,鉴真、玄奘,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3、农民起义领袖:翟让、李密,

4、少数民族首领: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松赞干布、尺带珠丹。

5、政治制度及政治事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募兵制、两税法、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隋末农民起义、

6、少数民族:突厥、回纥、南诏、吐蕃、靺鞨

7、经济动态: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曲辕犁、筒车,丝职业、陶瓷业、造纸业,定州、益州、扬州、刑州、越州、宣州,长安、广州。

8、世界国家: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 9、文化: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和《金刚经》、天文学家僧一行、唐太宗办医学校、唐高宗编《唐本草》、孙思邈著《千金方》;学校制度的完备、专业教育、私人办学;宗教盛行,柳宗元著《天问》、刘禹锡写《天论》,唐初四部正史、刘知几写《史通》、杜佑著《通典》;唐诗,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唐代传奇;阎立本、吴道子,颜真卿、柳公权,敦煌莫高窟,摔跤、拔河、秋千、围棋,唐文化的世界地位。

四、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最繁荣的一个时期,也是国力相对较强盛的时期。综观隋唐时期,在社会各个方面均产生了一些划时代的变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长期统一,国家安定,这是封建国家繁荣昌盛的条件之一。 第二,继续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使这一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三,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瓦解,募兵制诞生。 第四,本期历史的前半期,即从隋的建立到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从总体上讲,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先后出现过隋文帝时期的“开皇之治”,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等封建治世局面。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8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