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第六,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
第五章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
进一步加强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907年朱温废唐自立建立后梁到1368年朱元璋派兵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宣告结束为止。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
1、五代十国:(略)
2、辽或契丹: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到1125年金宋联合(实际为金单独灭辽),其间契丹国号多次更改。947年称辽,983年夏称契丹,1066年又改称辽。都城在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3、北宋:从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
9
亡。都城在东京,即今开封。
4、西夏:从1038年元昊建立大夏国至1227年被蒙古所灭。都城在兴庆,即今宁夏银川。
5、金:从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金至1234年被蒙古所灭。都城先在会宁,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后迁到燕京(今北京),并改称中都。
6、 南宋:从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建立至1276年被元朝军队所灭。都城在临安,即今浙江杭州。
7、 蒙古: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源建立。1271年为元朝所继代。
8、元朝:从1271忽必烈建立到1368年其在全国的统治结束为止。都城在大都,即今北京。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宋徽宗、宋钦宗;元昊;完颜阿骨打和金世宗;宋高宗赵构;成吉思汗(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2、文臣武将:赵普、寇准、王安石、李纲,陈东;兀术;王彦、宗泽、岳飞、韩世忠、秦桧、文天祥。
3、重大政治事件: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榷场;王安石变法;宋金联合攻辽,东京保卫战,靖康之变,“八字军”抗金,郾城之战,岳飞遇害,宋金和议;斡难河源大会,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文天祥抗元,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汉人”,回族,红巾军。
4、外国人:马可波罗。
5、农民起义领袖:刘福通,徐寿,郭子兴,朱元璋。 6、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7、经济:(略)
8、文化: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宋四家”,赵孟釜;毕升和印刷术,司南和指南针,火药,沈括和《梦溪笔谈》及“十二气历”,郭守敬;学校,书院,《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
四、本期历史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具体地分析本阶段的历史事实,我们发现本阶段在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
各方面都有着与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各不相同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从总体上讲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后,又一次出现的国家大分裂时期,所以其政治特点始终是与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密切相关的。而且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也都是由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征所决定和影响的。具体地讲,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表现为:
第一,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长期不统一,又由各民族政权的并存逐步走向统一。
第二,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10
教材中提到的重要的名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教材中提到的毛泽东的文章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何应钦、梅津美治郎、多田骏;毛泽东、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周恩来。
三、本期中国历史的特征——国共内战对峙。
本期历史是指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的中国历史,它主要包括1927——1937年国共两个政权的对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和由此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基本史实。国共的内战对峙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最基本特征。
(二)、在中国社会性质方面,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肩负的仍然是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独立,实现国家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1、从帝国主义侵华方面看:体现出了扶植反动势力打内战和大规模武装侵略并用、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相结合,政治侵略同经济侵略同步进行的总体特征。
第一、“改订新约”运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华列强从中国历代反动政府那里取得的特权仍然有效。
第二、帝国主义继续采取“以华制华”的政治侵略策略,扶植其统治中国的工具。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一致扶持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建立第二个“满洲国”。
第三、在这一时期的侵华国家中,形成争夺之势的仍然是日美两国。 第四、当日本步步紧逼,加紧侵华的时候,美、英等西方政策推行纵容日本侵略,欲把日本帝国主义的祸水引向社会主义国家的绥靖政策,从而助长了日本侵华的气焰。
第五、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2、从统治中国的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方面看,它仍然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推行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卖国政策的反动政府,它同以前的北洋军阀政府和清政府相比,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第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属于军阀统治,只是由封建的北洋旧军阀换成了国民党新军阀而已。说它是军阀是因为它与北洋封建旧军阀一样,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疯狂地反对人民革命,屠杀革命志士。它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清党”,“围剿”革命根据地,镇压反日斗争和运动。它在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建立起来,遇有外人侵略时总是以妥协退让为主。说国民党的统治是“新”军阀的统治,是指国民党相对于北洋军阀而言,具有了更强的资产阶级的性质。
46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仍然处在军阀混战的境地之中。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各派新军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连年混战,直至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后,新军阀混战的局面才逐渐好转。
第三、以“民主”面孔上台执政的南京国民政府假民主共和之旗号,建立起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用国家大法的形式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固定了下来;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反革命正规军和地方保安队;建立了庞大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国民党又不断强化它的反革命国家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严密的反革命统治网--实行保甲制;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法律以强化它的反动国家机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