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红外感应开关的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分析(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5 本文由阳光下你的笑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对照电路图和实际线路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接、少接、多接等;用万用表电阻档位检查焊接和接插口是否良好;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正确;电源供电包括极性、信号源连线是否正确;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经过上述检查,我们发现我们所设计的电路存在错接和连接处不良接触的问题,经过细心的检查后,解决了上述的一些电路上的问题。

5.2 静态检测与调试

断开信号源,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电压档位监测电源电压,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冒烟、异常气味、手摸元器件发烫,电源短路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

我们的电路在此项测试中如无异常情况,接着我们又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直流电压,如静态工作点、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直流电压等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结果有个别电路不符,经过调整电路元器件参数、更换元器件,使电路最终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状态。

5.3 动态检测与调试

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调试的方法地在电路的输入端加上所需的信号源,并循着信号的注射逐级检测各有关点的波形、参数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必要,要对电路参数作进一步调整。发现问题,要设法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继续进行。

9

塔里木大学

6.CD4093单片机

d4093由四个2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组成。每个电路均为在两输入端有斯密特触发功能的2输入与非门。每个门在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沿的不同点开、关。上升电压(V P)T和下降电压(V N)之差定义为滞后电压 (△V T)。

10

塔里木大学

7. PCB板实体图

①正面板

②反面板

11

塔里木大学

8.总结

这篇设计详细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感应开关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分析了红外感应技术的原理,清晰的总结出红外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并针对其特点,采用感应信号放大方法,通过放大电路的构建,成功解决了信号微弱的问题。

其次,本设计在对现有红外感应技术的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先进的单片机系统制作多功能红外感应开关,使其在原始控制开关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加智能化的感应控制的功能,使得本次设计的红外感应控制开关更加的具有实用性。

通过实验表明,在有效距离(实验室内)里我们成功的利用红外线感应来控制开关的闭合,电磁继电器随着红外感应的变化发出正常的声响。由于先前进行了严格的器件的挑选,整个红外感应控制器系统的灵敏度、测量精度、稳定性都有不错的表现,达到了本次设计的要求。

按照该流程设计电路若要设计出一个性能不错的电路,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些困难,理论与实践并不是一味的互相吻合,它们往往会存在误差甚至让你无从琢磨和下手,这就需要我们用实践去证明它,只有如此,才能发现错误并有所收获,这正是我们为此而疯狂的目的。

当然,虽说事物本身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但仅此实验我觉得我们不能抱以绝对上的观念去看待,我们应该灵活对待,理论的电路设计图是我们在实践中的思路图,为了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才制作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分清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别,在实践中适当的对本次实验进行调整。

最后,由于时间和本人水平的制约,本设计可能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们给予指正,谢谢!

12

塔里木大学

9.致谢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我们在丛老师、张老师和杨老师的耐心帮助和指导下,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此次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实现了红外感应开关的各项功能。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到了红外感应开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学会了用单片机开发产品的完整的过程,知道了科学技术对于我们生活是那么的重要。例如:有了红外感应开关,我们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干更多的事,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简洁、轻松和愉快;明白了设计的概念,通过自己亲自去动手和调试我明白的实践的重要性。在画电路图、组装电路和焊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老师教我们要学会先自己认真、仔细的分析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地方实在不懂,老师则一遍又一遍给我们讲解。在这期间,我学会了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处理问题,明白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含义;同时也懂得了团队合作是很重要的,分工明确,认真处理好自己负责的部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我想这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都是非常有用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许多,感触很深,有遇到难题时的一筹莫展,也有解决一道难题时的欣喜。理论融入实践中有时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我们必须学会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有许多知识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这次设计中,丛老师、张老师和杨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问题、教我们如何修正错误和优化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3

塔里木大学

10.参考文献

1. 童诗白、华成英 模拟电子技术I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江月松 阎平 刘振玉.光电技术与实验[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

4. 栾桂冬,张金铎,金欢阳.传感器及其应用[M].

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红外感应开关的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分析(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红外感应开关的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分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23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