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上网? (2)师小结并赠送儿歌: 网络有利也有弊,以下几点要牢记: 黄色网站不能去,网络游戏不沉迷; 疲劳作战不可取,眼睛一定要休息; 劳逸结合用电脑,发挥功效有出息。 (3)(小组分任务讨论)请每个组选择一个或 两个不良诱惑,提出一些拒绝诱惑的方 法。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 切实可行的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并在实 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辨别能力。 (4)师小结:在人生道路上,人人会面临不 良诱惑,让我们携起手来,运用今天学到 的方法拒绝不良诱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 更美好。 第二课时 1.媒体演示感受吸烟的危害 (1) 课件演示吸烟者的肺部和不吸烟者的 肺部。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读教材第 13 页的资料,并出示一组吸 烟导致疾病的对比数字。学生看后思考, 交流想法。 (3)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吸烟有害 健康的相关案例,进一步明确吸烟对健康 的危害。 教师相机小结: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呼 吸,而呼吸的完成又与呼吸系统各器官的 健康与否密切相关。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 迅速发育时期,保证呼吸系统的健康就尤 为重要了。 2.七嘴八舌 商讨戒烟的良策 (1)你身边吸烟的人多吗?吸烟对人体健康 有哪些危害? (2)你的家人中有吸烟的人吗? 你准备用什 么方法让他戒烟? (3)分小组讨论戒烟的方法并交流。 3.爱心行动创编戒烟广告 (1)介绍世界无烟日的来历。 (2)为了更加广泛地宣传吸烟的害处, 让更 多的人尽早加人禁烟的行列,作为小学 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3)分小组设计戒
烟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 鼓励学生选定一个正在吸烟的人作为 戒烟对象,将讨论制定的戒烟办法和制作 的宣传广告派上用场。11
举例说说
讨论 汇报
创编戒烟广告
第三课时 1.实话实说交流实践的收获 (1)上节课,我们一起商讨了帮助家人戒 烟的办法,制作了琅琅上口的戒烟广告, 回家后你是怎样巧妙运用这些妙招的? 这 些招数对帮助家人戒烟起到作用了吗?(让 学生交流自己的实践体会) (2)戒烟固然难,可是你们知道吗? 还有一 种恶魔,一旦染上它,就会难以自拔,有 观看图片 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它就是毒品。 (3)媒体或图片出示吸毒人员的惨相, 学生 谈感受。 2.案例剖析 了解毒品的危 (1)近几年,我们在报刊、电视上看到,在 全国许多省市,每年都要召开几次公开宣 判毒品犯罪分子的大会,销毁的毒品也数 以吨计。但是,毒品仍在中国蔓延,甚至 交流课外收集 有的地方诱骗小学生吸毒。所以,我们从 的资料 小就要懂得什么是毒品,认识吸毒的危 害,提高我们抵制毒品的能力。昨天,我 布置了大家查找资料,今天我们来共同认 识毒品的危害。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讨论交流 (3) 那么到底什么是毒品 ?(学生讨论交流 ) 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 等都是毒品。毒品的品种很多,它的来源 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 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 合成的化学药品,它们都能使人成瘾,危 害人类。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毒品产 地:南美的哥伦比亚东南部、秘鲁东部和 玻利维亚东北部的安第斯山脉一带;南亚 的“金新月”地区,位于伊朗、阿富汗、 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地带; “金三角”地区, 学生讨论 位于缅甸、老挝、泰国三国交界处。毒贩 子为了赚大钱,丧心病狂地不顾危害人类 制毒、 贩毒。 类似这样的事件, 你从电视、 报纸等媒体上了解了哪些?(学生畅谈) (4)吸毒的危害有哪些?害己、毁家、祸国。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 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 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 学生发表自己 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共用吸毒 的观点 针具还有可能使艾滋病传播开来。吸毒者 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12
而且害自己的家庭, 害自己的国家。 (插入 昆明市一个 15 岁少年染上毒瘾的控诉, 学生谈感受) (5)像这样的故事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你想 对那些正在吸食毒品的人说些什么? (6)教师小结:俗话说: “门户关得紧,苍 蝇飞不进。 ”只有加强自己的思想和心理 防线,就有可能与毒品绝缘,并与犯罪分 子
作坚决的斗争。 3.你问我答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1)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的比例非常高。 众所周知,艾滋病(AIDs)是一种可怕的疾 病。而目前世界上尚无根治艾滋病的药 物,你们对艾滋病知道多少? (2) 学生以你问我答的方式交流课外收集 到的资料并讨论: 你知道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目前世界上有根治艾滋病的药物吗? 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活动 拓展
讨论
交流
说说少年儿童怎样远离诱 惑健康生活 板书设计 3.心中警戒线 网络、吸烟、金钱、赌博、邪教等 抵制诱惑、关爱生命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4 与法同行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2.通过实际案例,呼唤青少年的良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 3.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人 生观与道德观。 教学 过程 活动 准备 教师活动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法律资料;收集有关法制案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悬念引出话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故事。(课件演示:王刚 和李明在图书馆借书,他们谎称图书馆着火了,就拨打了 儿 9 电话“ ·) (2)讨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学生思 (3)你们刚才猜对了吗?让我们继续来看。 (课件演示: 考汇报 他们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并接受了 7 天的行政拘留和 200 元罚款的处罚 ) (4)思考: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5)师小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人人都必须遵守 谈启示 的最高行为规则。它既对人们的某些行为加以约束,又对 人们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公民,应 该时刻牢记与法同行。 (揭示课题,学生齐读) 2.反思案例剖析根源 (1)王刚和李明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 为什么会遭到 学生齐 这些处罚? 读 (2)你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在哪里 ? 你想对他 们说什么? (3)小组互相讨论案例中未成年人的行为有何违法 思考、 之处。 讨论、交流 (4) 推荐一个小组在全班进行法制案例的讨论交 流。 (5)你在电视、 报纸上还看到过类似的故事吗?讲给 大家听听。 (6)教师总结:学习和掌握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帮 助我们明辨是非,明确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千万不要 14 成为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不要成为可悲的“法盲” 。 3.讨论交流 了解法规 学生活动 查阅资料 调查了解 二 次 备 课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完整版)泰山版(8)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